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謠言終結站》「綠」馬鈴薯就是有毒? 食藥署:須看生物鹼含量

2019/04/13 06:00

▲食藥署表示,馬鈴薯變綠的程度,並非與生物鹼含量直接畫上等號。(記者吳亮儀攝)

記者吳亮儀/台北報導

馬鈴薯出現綠色狀況就代表有毒?食品藥物管理署在官網張貼專文闢謠,指出有時候會因為種植深度不足,持續成長的馬鈴薯被光線照射到而變綠,進而產生生物鹼,但變綠的程度不能直接和生物鹼含量畫上等號。

速食業者的薯條因被消費者投訴出現綠色,「綠薯條」事件一度鬧得沸沸揚揚,因為經檢驗後含有生物鹼毒素;不過食藥署指出,毒素和綠色深度並非成正比。

配醣生物鹼(glycoalkaloids)是馬鈴薯塊莖的天然成分,也是一種植物的二次代謝物,可能存在於茄科植物中,如馬鈴薯、番茄或茄子,具有殺蟲及殺菌活性,能幫助植物抵抗動物、昆蟲及真菌危害。

一下子吃進大量的生物鹼會出現中毒症狀,急性症狀為噁心、嘔吐、腹瀉等,嚴重者會出現神智不清等多項神經系統的病症,但綠薯條或綠馬鈴薯中的含量不高,食用後常是味道變苦,嘴巴會有灼熱感等。

食藥署表示,今年起已訂定「食品中污染物質及毒素衛生標準」,訂定馬鈴薯塊莖中總配醣生物鹼的總和限量為200mg/kg,與國際一致。

低溫保存 發芽勿食用

食藥署提醒,採購馬鈴薯時,建議挑選儲存良好、表面完整乾淨、觸感堅實光滑、沒有發芽的,購買後要低溫保存,避免陽光照射及放置過久。

若發現馬鈴薯已發芽,建議不要再食用;業者也該做好自主管理,馬鈴薯作為食材時,留意是否有發芽、變綠、變質及腐敗情形,妥善貯存確保消費者食用安全。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