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翁心悸揪因 原來是心肌肥厚
記者蘇金鳳/台中報導
69歲的陳先生有心臟肥厚的病史,上週從桃園到台中訪友時突然心悸、冒冷汗,緊急送醫治療,經過心臟超音波檢查,證實為肥厚性心肌病變,比一般人厚2倍,醫師建議陳男先用藥物治療穩定後,再安裝植入式心律去顫器,才能避免再復發。
陳男送到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後,院方初步判定他是「心室頻脈」所致,但檢查後他的心臟血管卻正常,醫師再懷疑為「章魚壺心肌病變」(或稱壓力性心肌病變)引起,但詢問病史卻無可能誘發因子,因此進行心臟超音波檢查,才證實為心肌肥厚造成,是肥厚性心肌病變。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王志偉表示,肥厚性心肌病變一般不會有症狀,但一旦肥厚性心肌纖維化後會逐步心臟衰竭、心律不整,甚至猝死。
肥厚性心肌病變發生過心室頻脈的患者,即使順利出院後,因其心律仍可能不正常,因此醫師會建議患者透過裝置植入式心律去顫器,幫助紊亂或跳動過快的心跳恢復正常,才能降低因心律不整而猝死的風險。
王志偉表示,陳男的症狀實屬罕見,必須透過多方檢查才能找出病因,當他一開始送到急診時,心電圖呈現心室頻脈,也就是致命性最高的心律不整,經電擊後心律恢復平穩,懷疑是因患者的心臟血管受阻塞所致,便立刻送往心導管室檢查。
宜裝置植入式心律去顫器
但在替患者進行心導管檢查時發現,患者的心臟血管完全沒有阻塞的情形,再透過左心室造影,發現可能是少見的「章魚壺心肌病變」(或稱壓力性心肌病變)所致,最後透過心臟超音波檢查,才確認為心肌肥厚所引起,且比正常人的心肌厚度約厚2倍。
心肌肥厚發生的原因大多為基因突變,造成心肌細胞排列異常,較常見於左心室。
由於陳男並非台中人,在住院吃藥6天後出院,院方建議陳男回桃園後,要到醫院安裝植入式心律去顫器,才能避免再復發。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