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過動兒摔傷頭 父母悔未早治療

2016/10/20 06:00
過動兒摔傷頭 父母悔未早治療

▲謝依婷醫師會依據病童的作業和聯絡簿,評估過動症的情況。(記者王俊忠攝)

記者王俊忠/台南報導

念小學三年級的小智有過動症,起初父母覺得過動症應非疾病,決再觀察。後來小智在玩遊戲時不慎摔傷頭部、出現癲癇後遺症,醫師診斷確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給予藥物治療1、2個月後,病情穩定。

小智的父母覺得很後悔,如果能早點治療過動症,孩子可能不致摔傷頭、留下癲癇的後遺症。

成大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主治醫師謝依婷表示,小智的癲癇症穩定後,其父母提到孩子在校情形。神經科醫師將小智轉診到兒童精神科評估,確診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再與神經科醫師討論後,開始給予藥物治療。

小智經過1、2個月的藥物治療後,上課專心多了、成績進步,衝動性也下降,不再出現令人捏把冷汗的危險行為,同學開始喜歡跟他玩。

謝依婷指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並不罕見,學齡兒童中約有3%-9%發生率,平均一班可能有2到3位。但許多家長受網路言論或親朋好友影響,認為ADHD不需要就醫,更排斥孩子服藥,導致延誤黃金治療時間,甚至造成像小智一樣,讓人遺憾的結果。

謝依婷表示,科學證據顯示,ADHD主要與大腦的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調控不良有關,導致患者想專心卻無法專心、靜不下來,衝動控制不佳,容易嘗試危險刺激的行為。用藥是在調整大腦多巴胺的濃度,讓孩子回到可以專心狀態,思考眼前要做的事情,不再衝動行事。

去年德國與丹麥的研究都提到,確診ADHD的兒童與青少年接受藥物治療後,受到意外傷害的比例會降低,也會減少自我傷害、憂鬱及物質濫用的情形。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