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椎間盤突出腳麻無力 最好動手術

2016/08/15 06:00

▲圖1:MRI檢查顯示,第四和第五腰椎椎間盤突出(左圖);保守治療3個月後的MRI顯示無異狀(右圖)。(照片提供/陳彥名)

文/陳彥名

▲圖2:椎間盤突出症分為4類型,其中「游離型椎間盤」(右)是最有可能完全消散的。(照片提供/陳彥名)

阿莉(化名)幾年前不小心閃傷腰,之後就常腰痛腳麻,但都自己服用止痛藥物緩解症狀,直到最近腰痛情形加劇,而且大腿痠麻到腳底越來越嚴重,到醫院接受脊椎核磁共振掃描檢查(簡稱MRI),醫師說是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物理復健治療恢復機率不大,建議直接施行椎間盤切除神經減壓手術。阿莉猶豫不決,又跑到第二家醫院諮詢「椎間盤突出症」是否需要開刀治療。

椎間盤突出壓迫腰椎神經會造成臀部、大腿、小腿,甚至延伸到腳底的疼痛,並可伴隨麻木灼熱感,也就是耳熟能詳的「坐骨神經痛」。

椎間盤突出最常發生在40至50歲之間的病人,大部分發生在腰椎第四、五節間(圖1)。椎間盤可說是脊椎骨之間的軟骨,可吸收緩衝脊椎的受力及衝擊。雖然在正常情況下,椎間盤外層的纖維環可抵擋內層髓核吸震後向外的壓力,但椎間盤的纖維環隨著年紀磨損及外力的撞擊,漸漸退化失去應有韌性與彈性,髓核就可能經由纖維環的裂縫向外破出而形成椎間盤突出。

突出的椎間盤是有可能不經由開刀移除而發生自發性的消散,最新實證醫學系統性回顧研究指出:椎間盤自發性消散的機率在「游離型椎間盤」(圖2)是96%,「脫出型椎間盤」是70%,「突出型椎間盤」是41%,「膨出型椎間盤」是13%。椎間盤突出完全消散的機率在「游離型椎間盤」為43%和「脫出型椎間盤」為15%。

大部分「游離型」椎間盤突出症患者接受保守治療後,症狀大約會在1至3個月內緩解,而核磁共振影像學上的椎間盤消散需要的時間大約也要3個月左右。

椎間盤消失的原因推測是身體發炎反應經由巨噬細胞將游離的椎間盤溶解吸收。

儘管大部分椎間盤突出症可以經由保守治療獲得緩解,但是如果疼痛難耐、下肢無力無法行走,甚至垂足,或是出現大小便失禁等症狀,還是建議馬上開刀處理,以免造成不可逆的神經傷害。

(作者為衛福部彰化醫院骨科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