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脈瓣膜狹窄免開胸 微創手術隔天可下床
記者萬于甄/台南報導
台南一名84歲阿嬤因罹患冠狀動脈疾病、主動脈瓣膜狹窄及重度二尖瓣逆流,礙於年事已高,若以傳統開刀手術風險高,死亡風險高達39%,經醫師評估後,決定接受兩項經導管微創手術治療,在完成第二項治療後5天就順利出院。
高齡心臟病患福音
奇美醫學中心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施志遠表示,年長者常因主動脈瓣膜鈣化而有主動脈狹窄的情況,傳統治療以外科開胸進行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而二尖瓣膜逆流因壞損的瓣膜無法透過藥物治療,通常也會利用開刀手術進行修補或置換治療。
他提到,由於兩者均屬開胸的心臟手術,對許多年長者或有多重慢性疾病的患者來說,手術風險很高,因此,近年來瓣膜治療的領域也有嶄新的治療方式,像是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I)及經導管二尖瓣修補手術(MitraClip),可降低手術風險,且傷口小,能減輕患者身體負擔,術後恢復也快。
奇美醫學中心表示,院方去年2月引進TAVI手術,迄今約32例,而MitraClip手術目前以台北榮總發展較成熟,不過,MitraClip並非每位患者都適用,需評估瓣膜缺損情況決定,而該例患者先進行TAVI後,再接受MitraClip手術,術後隔天就可下床行走,第二次手術完成5天後也順利出院。
施志遠表示,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與二尖瓣修補手術目前健保均尚未給付醫材,民眾自費醫材各需100多萬,不過,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近期有在討論納入差額特材給付項目。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