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旬婦胸悶心悸、性情大變 原來是更年期作祟
〔記者陳建志/台中報導〕台中一名50歲徐姓婦人,原本個性開朗受到同事歡迎,但近來因煩惱小孩留學費用高,加上母親罹癌擔憂未來治療,不但性情大變,讓同事敬而遠之,還出現胸悶、心悸等不適症狀,經就醫檢查才發現是更年期引發自律神經失調,經補充女性荷爾蒙一週後,症狀終於大幅改善,也恢復過往親切的模樣。
亞大醫院婦產部醫師張茂森表示,就女性生殖內分泌學的角度,女性一生會遇到3次危機,第1次是青春期,第2次是懷孕期,第3次是更年期,這3個階段身體的荷爾蒙都會出現劇烈變化,若沒有妥善處理,就會造成身心負擔。
張茂森指出,女性50歲後慢慢進入更年期,體內動情激素明顯下降,當缺乏女性荷爾蒙支持,會出現體力變差、器官機能退化、力不從心等狀況。加上近年來晚婚、少子化、高齡化,造成50歲左右的婦女,除了要照顧、教育小孩,還要關心父母的身體狀況,成為「夾心餅乾」婦女,承受巨大壓力。
張茂森表示,這名婦人原本工作能力強,在公司人緣不錯,不過近來因忙著張羅罹癌母親就醫,又要籌措小孩出國留學的費用,雙重壓力下讓她不但睡不安穩,人際關係也變差,並出現胸悶、心悸、下腹疼痛等症狀,但一開始就醫卻被診斷為心律不整、憂鬱症、慢性膀胱炎等,加上檢查數據都正常,讓她十分苦惱。
張茂森指出,徐姓婦人到院後才確診是更年期引發自律神經失調,因而出現抗壓性下降,以及頭痛、胸悶、心悸、恐慌、莫名其妙情緒低落、睡眠障礙等症狀,強調此類患者常因無法精確描述症狀,一開始得不到親友支持,有時還被當作是無病呻吟,所幸透過給予適當補充女性荷爾蒙,並降低興旺的交感神經,與提升低落的副交感神經,讓症狀有效改善。
張茂森提醒,當婦女進入更年期,並出現自律神經失調困擾時,親友不該把她當成「病人」與「家庭負擔」,周遭的人更應提供強而有力的心理支持,並鼓勵她們積極治療,才能協助更年期婦女早日找回自信、健康重返家庭與職場。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