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男生女非隨機!哈佛研究揭密:與母親年齡與基因有關
紀麗君/核稿編輯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根據《華盛頓郵報》報導,哈佛大學一項最新研究指出,新生兒的性別可能並非完全隨機,而是如同拋擲1枚「被加權的硬幣」,其機率在每個家庭中都有所不同,且與母親的年齡及特定基因有關。
這項發表於《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期刊的研究,挑戰了長久以來生男生女機率各半的普遍看法。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團隊,分析了自1956年至2015年間、超過14.6萬次懷孕的龐大數據。
研究發現,部分家庭確實比預期中更容易連續生下同一性別的孩子。資深作者、營養與流行病學教授查瓦羅(Jorge Chavarro)表示:「如果你已經有2、3個女兒還想拚個兒子,你應該知道機率並非50/50,你很可能再生1個女兒。」
研究團隊估計,已經有3個女兒的家庭,下1胎再生女兒的機率約為58%;而已有3個兒子的家庭,第4胎再生兒子的機率則高達61%。
母親的年齡是關鍵因素之一。研究發現,超過28歲才開始生育的女性,更有可能只生男孩或只生女孩。查瓦羅推測,這可能與女性年齡增長帶來的生理變化有關,例如陰道酸鹼度的改變,進而影響攜帶Y染色體的精子存活率。
研究人員還識別出2個與只生單一性別後代相關的基因,但查瓦羅坦言:「我們還不知道為何這些基因與出生性別有關,但這開啟了新的研究問題。」
為確保研究嚴謹性,團隊排除了因「湊齊龍鳳胎」而停止生育的家庭計畫偏見,也剔除了曾有流產或死產經驗的女性數據,但最終仍得到相同結論:新生兒的性別機率並非純屬偶然。
查瓦羅表示,要完全理解為何某些家庭會連續生同一性別的孩子可能還需數年,但這項研究提供了一個重要的起點。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