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logo

口腔長血管瘤臉部變形 長庚冷凍槍治療新突破登國際期刊

2025/07/16 12:05

陳志魁進行冷凍槍治療長期追蹤研究。(長庚醫院提供)

陳志魁進行冷凍槍治療長期追蹤研究。(長庚醫院提供)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老器械新用途!長庚醫療團隊將冷凍槍治療從皮膚疾病創新應用延伸到口腔血管瘤等病變,讓口腔血管瘤的病人免於傳統手術切除或雷射,傷口更小且可有效消除病灶,復發率也低,並有健保給付,相關突破性研究已刊登於國際權威期刊《臨床口腔研究》(Clinical Oral Investigations)。

台北長庚醫院口腔外科醫師陳志魁表示,良性口腔血管瘤等病變是常見的口腔黏膜疾病,估計約每100人中約6.4人,發生族群不限年齡與性別。病灶多呈現紅紫或藍紫色外觀,常見於舌、頰黏膜、口底、牙齡與唇部等,不僅影響外觀與進食,亦可能出現出血、疼痛等臨床症狀,嚴重者甚至恐因自發性出血引發急性併發症危及生命。

長庚醫療團隊將冷凍槍治療應用於良性口腔血管瘤等病變,發現可有效消除病灶且復發率低。(記者林惠琴攝)

長庚醫療團隊將冷凍槍治療應用於良性口腔血管瘤等病變,發現可有效消除病灶且復發率低。(記者林惠琴攝)

陳志魁指出,傳統治療若採用手術有出血變形風險;雷射多用於小、淺的病灶,且通常設備昂貴;硬化劑有過敏、組織壞死的機率。不過,長庚醫療團隊創新發展的冷凍槍治療,利用攝氏-196度液態氮噴霧進行快速冷凍再緩慢解凍,藉以破壞血管結構,引發局部壞死與再生,每次治療約10分鐘,平均接受2至3次療程,具有非侵入性、低出血等優勢。

陳志魁說明,針對33名病人追蹤5至51個月顯示,32名痊癒無復發;在併發症方面,8名出現輕微副作用,包含7例有局部淺疤痕、1例短暫下唇麻痺。

陳志魁分享1名67歲女性的左下唇出現無症狀腫塊長達20年,在退休後終於有時間進一步處理,直徑2.5公分大小的腫塊呈現藍紫色,已造成左下臉部輕度腫脹變形,但經過3次冷凍槍療程,病灶明顯縮小,最終完全消失,也改善臉部不對稱的情形。

陳志魁呼籲,若民眾口腔內出現不明紅紫色、藍紫色、紫黑色腫塊,應盡快到醫院治療,以降低健康風險。

良性口腔血管瘤等病變常在舌、頰黏膜、口底等部位出現紅紫或藍紫色外觀,如箭頭所示。(長庚醫院提供)

良性口腔血管瘤等病變常在舌、頰黏膜、口底等部位出現紅紫或藍紫色外觀,如箭頭所示。(長庚醫院提供)

良性口腔血管瘤等病變利用冷凍槍治療凍結壞死病灶,如箭頭所示。(長庚醫院提供)

良性口腔血管瘤等病變利用冷凍槍治療凍結壞死病灶,如箭頭所示。(長庚醫院提供)

良性口腔血管瘤等病變利用冷凍槍治療可有效消除病灶。(長庚醫院提供)

良性口腔血管瘤等病變利用冷凍槍治療可有效消除病灶。(長庚醫院提供)

良性口腔血管瘤等病變利用冷凍槍治療,具有非侵入性、低出血等優勢。(長庚醫院提供)

良性口腔血管瘤等病變利用冷凍槍治療,具有非侵入性、低出血等優勢。(長庚醫院提供)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