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再增114例重症 40多歲男併敗血症住院4天亡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國內新冠疫情持續下降,但上週就診仍達2萬9007人次,並新增114例重症及32例死亡,其中最年輕死亡為南部40多歲男性,因為病況惡化且併發敗血症,於住院第4天不幸過世,疾管署提醒,目前嬰幼兒、年長者、具慢性病史族群,重症風險仍較高,要注意警示症狀。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上週新冠死亡較年輕個案為南部40多歲男性,本身有神經系統慢性病及心臟病史,長期臥床,過往曾打6劑新冠疫苗,但未接種最新的JN.1疫苗。
林詠青指出,該名個案從7月初開始出現發燒、咳嗽等症狀,就醫前新冠快篩陽性,因為後續出現呼吸急促、喘鳴聲等情形,進一步送急診,結果發現血氧偏低、胸部X光顯示肺炎,收治於加護病房,使用抗生素與抗病毒藥物,但住院期間持續惡化且併發敗血症,不幸於住院第4天過世。
林詠青說明,目前感染新冠大部分是輕症,但仍有重症可能性,尤其嬰幼兒、年長者、具慢性病史族群等風險較高,要注意併發重症徵兆。
8大新冠重症警訊為喘或呼吸困難;持續胸痛或胸悶;意識不清;皮膚、嘴唇或指甲床發青;無法進食、喝水或服藥;過去24小時無尿或尿量顯著減少、收縮壓<90mmHg;無發燒之情形下心跳>100次/分鐘,應立刻就醫。
兒童警示徵象則包括發燒超過48小時或高燒超過39度合併發冷/冒冷汗、退燒後持續活動力不佳、退燒後持續呼吸急促/喘/胸悶胸痛、持續性嘔吐/頭痛或腹痛、超過12小時未進食或解尿,請家長儘速帶往就醫;若已出現抽搐、肌躍型抽搐、步態不穩、意識不佳或持續昏睡、呼吸困難或有胸凹現象、唇色發白或發紫、血氧飽和度低於94%、肢體冰冷合併皮膚斑駁、冒冷汗、體溫大於41度等症狀時,亦務必立即送醫治療。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