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沖過世》防糖尿病避「1陷阱」 飲食把握6關鍵
紀麗君/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鑽石歌王」林沖唱紅許多歌曲,如《戀心》、《永恆的回憶》、《鑽石》等,不料於昨(7)日傳出過世消息,享耆壽92歲,震驚外界。據悉,林沖曾罹患心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關於糖尿病的保健之道,三樹金鶯診所體重管理主治醫師蕭捷健及營養師劉怡里也分享,想防止糖尿病找上門,日常飲食應避開紅肉或加工肉品;若已是糖尿病患者,則要把握6大飲食關鍵來控制血糖。
避開紅肉與加工肉品 防糖尿病
蕭捷健曾於臉書專頁發影片指出,一般人以為吃甜食、喝含糖飲料是罹患糖尿病的主因,其實不然。他引述1項國外研究指出,「紅肉或加工肉品」才是更大的陷阱,每天多吃1份,就會增加患病風險。
該研究表明,每天多吃1份紅肉,糖尿病風險會增加10-15%;而每天多吃1份加工肉品,如培根、香腸等,糖尿病風險甚至高達20-30%。因為這些食物含有飽和脂肪及添加物,會降低體內胰島素敏感度,讓血糖失控。
飲控6招 魚類為最佳蛋白質
另外,營養師劉怡里也曾於臉書專頁發文表示,由於食物對血糖的變化是立即性的,因此,糖尿病患者想要控制血糖,就要先從控制飲食著手,她列出以下6個重點:
●避開精製澱粉,選擇全穀類:糖尿病患者在澱粉攝取上最好以全穀類為主,例如:糙米、燕麥;當然也可以先從非精製澱粉(高纖)開始入手,例如:地瓜、馬鈴薯、玉米等;甚至在甜點上,可以選擇紅豆、綠豆、大紅豆、蓮子,增加甜味,減少糖類添加。
她提醒,要注意份量上的替換攝取。三餐有高纖維的澱粉,可以穩定血糖增加飽足感,尤其用藥的病人,千萬不要不吃澱粉,容易造成低血糖而影響生命安全。
●一餐至少1碗蔬菜:纖維可以控制血糖,加上蔬菜中植化素可以降低高血糖帶來的氧化傷害,所以蔬菜量要比平常人多。一餐1碗相當於2份蔬菜,可以多樣變化,例如:菇類、海帶、蔥薑蒜都可以當作蔬菜的來源。
●蛋白質選擇「魚類」最佳:魚類是優質蛋白質的來源,吸收率高,加上魚中的Omega-3脂肪酸、維生素D可以降低高血糖造成的心血管疾病發生率,所以每天1掌心的魚,吃得健康無負擔又可以穩定血糖。
●水果飯後2小時吃:水果提供大量的醣類,血糖控制不好的族群,水果餐後吃是維持血糖穩定的關鍵,例如12:00吃飯,大約14:00之後再吃水果,控制在每天2碗以內最好,如果偶爾想打成果汁,記得加入大量蔬菜,千萬不要濾渣。
●烹調用植物油:糖尿病人因為血糖的不穩定,未來發生大小血管病變(如腎病變、動脈硬化等)機會很高,所以要降低飽和脂肪酸的攝取,大部分飽和脂酸來自於動物性的肉類,所以烹調時就以「植物油」為主,而且植物油中的多酚可以保護血管,提升抗氧化功能。
●血糖控制不好時,禁喝酒:要隨時監測自己的血糖值,如果穩定可以適量飲用,以紅酒為例,男生一天2杯,女生一天1杯(1杯約100-120cc)。但千萬要避開空腹飲酒及含糖酒(梅酒、水果酒、清酒),前者容易造成低血糖,後者會讓血糖越喝越上升。
相關新聞請見
☆飲酒過量 有害健康 禁止酒駕☆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