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瘦才美」社群歪風吹向青少年 專家:誘發厭食症

2025/06/03 14:13

TikTok上的「#skinnytok」(瘦身TikTok)趨勢中,許多用戶展示極度纖瘦的體態,專家擔憂這類內容正鼓勵青少年追求不健康的體重,甚至引發飲食失調。(翻攝自TikTok)

TikTok上的「#skinnytok」(瘦身TikTok)趨勢中,許多用戶展示極度纖瘦的體態,專家擔憂這類內容正鼓勵青少年追求不健康的體重,甚至引發飲食失調。(翻攝自TikTok)

葉立斌/核稿編輯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社群媒體充斥美化纖瘦及危險飲食建議,正將年輕人推向飲食失調深淵。專家警告,TikTok、Instagram等平台已成誘發厭食症 (anorexia)、暴食症 (bulimia) 的「觸發器」與「加速器」,嚴重阻礙康復。

《法新社》報導,全球飲食失調者比例自2000年3.5%升至2018年7.8%,與社群媒體崛起同步。法國營養師卡羅爾·科蒂 (Carole Copti) 指出,治療飲食失調已無法迴避社群媒體問題,它既是觸發點、加速器,也是康復障礙。

飲食失調成因複雜,法國精神科醫師戈達爾 (Nathalie Godart) 形容社群媒體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它鼓吹纖瘦、嚴苛飲食及過度運動,削弱脆弱個體,放大健康威脅。

TikTok上如「#skinnytok」(瘦身TikTok)等趨勢,充斥危險節食建議。法國護理師布格 (Charlyne Buigues) 譴責社群將問題「正常化」,例如厭食症者展示病態瘦弱,或暴食症者示範催吐等「清除行為」(purges)。她警告,濫用瀉藥或催吐實則增加心臟驟停風險。

飲食失調損害心臟、影響生育,甚至導致自殺。厭食症是死亡率最高的精神疾病;在法國,飲食失調是15至24歲年輕人第二大早逝原因。科蒂分析,患者藉社群媒體曝光纖瘦獲得關注,反使問題惡化,形成惡性循環。布格提及有年輕女性在TikTok直播嘔吐賺取平台費用購買食物。

科蒂表示,社群媒體使康復更困難漫長,因年輕人易信網路錯誤資訊。「患者被徹底洗腦,」她感嘆,「我每週45分鐘諮詢,難敵他們天天泡TikTok數小時。」戈達爾警告「偽教練」散播荒謬建議,其影響力遠超機構。

布格坦言,向Instagram檢舉問題內容幾乎無用,內容仍在,帳號鮮少停權,令人疲憊。她甚至建議病人刪除社群帳號,尤其TikTok,直言在年輕人更懂分辨資訊前,該App太危險。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