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logo

健康網》吃早餐有助抗憂鬱? 近200萬人研究揭真相

2025/05/11 07:31

規律攝取早餐,有助降低憂鬱症風險。營養師鼓勵攝取碳水化合物如燕麥、優質蛋白質如雞蛋、富膳食纖維與植化素如全穀類、富含抗發炎脂肪酸如堅果或酪梨等;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規律攝取早餐,有助降低憂鬱症風險。營養師鼓勵攝取碳水化合物如燕麥、優質蛋白質如雞蛋、富膳食纖維與植化素如全穀類、富含抗發炎脂肪酸如堅果或酪梨等;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早餐總是跳過不吃?小心帶來的影響不只是肚子餓,還可能與憂鬱症風險提升相關!營養師老辜彙整研究指出,跳過早餐與重度憂鬱症(MDD)之間存在明確的因果關係,並非僅是單純的關聯現象。鼓勵民眾規律攝取早餐,選擇低升糖指數的碳水化合物如燕麥、優質蛋白質如雞蛋、富膳食纖維與植化素如全穀類、富含抗發炎脂肪酸如堅果等。

老辜於臉書粉專「老辜營養與科學」發文指出,一篇研究於2024年10月發表,運用「孟德爾隨機化」(MR)分析法,透過基因型資料來排除其他干擾因素,結果發現:習慣不吃早餐者,未來罹患重度憂鬱症的風險顯著上升。研究樣本涵蓋近200萬人,其中19萬人提供早餐攝取資料,181萬人提供憂鬱症相關資料,數據規模龐大,增加了研究的可信度。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也排除了「憂鬱導致不吃早餐」的反向因果可能性,進一步強化「吃早餐有助降低憂鬱風險」的結論。這也呼應了2019年麻省總醫院博士哈桑·達希提(音譯,Hassan S. Dashti)等人所做的研究,指出跳過早餐與情緒低落、失去興趣等核心憂鬱症狀之間,可能存在因果連結。

營養師引述研究指出,跳過早餐與情緒低落、失去興趣等核心憂鬱症狀之間,可能存在因果連結;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營養師引述研究指出,跳過早餐與情緒低落、失去興趣等核心憂鬱症狀之間,可能存在因果連結;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培養吃早餐習慣 穩定情緒波動

老辜認為,規律攝取早餐應被納入心理健康促進的生活型態干預措施,尤其對青少年、上班族、更年期族群等壓力較大、情緒波動明顯的人,更應建立穩定的早餐習慣。

並建議,理想的早餐應包含以下4類營養元素:

●低升糖碳水化合物:如燕麥、地瓜。

●優質蛋白質:如雞蛋、無糖優格或豆類。

●高膳食纖維與植化素食材:如全穀類、菇類、蔬果。

●抗發炎脂肪酸:如堅果、酪梨等健康油脂。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