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人計酬」擴大至花東試辦 邱泰源:整合照護以人為中心
〔記者邱芷柔/台北報導〕現行健保「論量計酬」,民眾就醫次數越多、醫院收入越高,花蓮縣秀林鄉試辦「論人計酬」則反其道而行,民眾越健康、院所反而收入越多,成功經驗讓總統賴清德拋出健保改革構想,衛福部長邱泰源今(29日)表示,擴大推動「論人計酬」是政府方向,計畫以花蓮、台東擴大推廣以人為中心的整合照護模式。
花蓮縣秀林鄉試辦的「論人計酬」,由不同層級的醫療團隊合作,負責照顧特定區域的居民,每位民眾都有一筆固定預算,團隊若能透過健康促進、預防疾病,讓民眾少生病、少看醫生,就能節省支出、提高盈餘,這種「花錢買健康、不是買治療」的模式,被政府視為推動健保永續的重要方向;健保署長石崇良昨也透露,目前正研究是否以花東地區作為擴大試辦場域,並正評估優先將「論人計酬」擴及長照機構住民與洗腎患者兩大族群。
邱泰源今天出席「部立醫院第三屆優良暨資深典範行政人員頒獎典禮」,會前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花蓮秀林鄉的成功經驗未來將擴大至花蓮、台東地區辦理,這是政府的方向,且不限於特定疾病或單一單位,而是以整個區域推動整合式照護。
邱泰源指出,「論人計酬」就是以人為中心,關鍵是制度內涵,推動過程中需同步建立轉診制度、完善家庭醫師制度等配套,讓民眾了解家庭醫師的重要性及社區資源,才能真正完善健康照護。
他提到,總統賴清德提到秀林鄉的經驗很成功,並拋出各區健保總額「自收自管」構想,目的是希望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區醫院與基層診所能更緊密合作,因應各地區特性,透過財務自主,實現提供民眾「全人醫療」與「健康促進」的目標。
邱泰源也說,目前全台已有81個「分級醫療策略聯盟」,例如台大的「星月計畫」、長庚的「雁形計畫」等,面對高齡化社會,未來要結合醫療、長照、社福、社會安全網與志工系統,全面深化在地照護。雖然現行健保已採個別總額制,但仍需加強區域合作,才能真正落實健康台灣的願景。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