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洛神花茶5好處! 學者:超強降血壓、抗氧化贏綠茶
黃宜靜/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洛神花茶是民間養生常見飲品,微酸的果香風味清爽可口。營養學者洪泰雄指出,洛神花茶具5大功效,包含最廣為人知的降血壓,以及抗氧化、護心臟、助消化、穩血糖。並提醒,洛神花雖好,但建議低血壓、孕婦避免或先諮詢醫師;另,洛神花茶酸味較強,過量飲用可能造成腸胃不適,因此每日適量1到2杯為宜。
洪泰雄於臉書發文表示,洛神花茶(又稱玫瑰茄茶)是由洛神花的紅色花萼所沖泡而成的天然花草茶。它具有鮮豔的寶石紅色澤,被譽為植物界的紅寶石,因其溫和的天然功效能帶來多方面的健康好處,民間養生中深受喜愛,以下整理出洛神花茶的5大健康益處:
降血壓:天然的「紅色降壓茶」
洛神花茶最廣為人知的功效之一就是有助於降血壓。研究顯示,每日飲用洛神花茶可以顯著降低收縮壓和舒張壓。一項由美國塔夫茨大學進行的試驗發現,連續飲用3週洛神花茶後,收縮壓平均下降約6至7mmHg。
在群體層面上,這樣的降幅可對中風、心臟病風險產生積極影響。正因其降壓效果明顯,洛神花茶有「天然紅色降壓茶」的別稱。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正在服用降血壓藥物的人應諮詢醫師後再飲用,以免與藥物產生交互作用。
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老化
洛神花茶富含花青素、類黃酮等多種抗氧化植物化合物,能有效中和體內的自由基,減少氧化對細胞的傷害。有研究比較了常見280種飲品的抗氧化含量,結果顯示洛神花茶的抗氧化能力高居第一,甚至超越綠茶等知名茶飲。
這意味著飲用洛神花茶後,體內抗氧化活性會顯著提升,有助於抗老化並預防因自由基累積引起的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長期適量飲用洛神花茶,可以為身體提供豐富的抗氧化保護,從內而外維持年輕健康。
護心臟:降膽固醇 防動脈硬化
洛神花茶對心血管的保健作用也備受關注。研究指出,經常飲用洛神花茶有助於降低血液中的總膽固醇及三酸甘油酯,並提高「好膽固醇」(HDL),從而改善血脂狀況。台灣中山醫學大學1項臨床實驗發現,每天飲用200c.c.洛神花茶,1個月後,受試者血液中的膽固醇濃度從200mg/dL降至150mg/dL。
洛神花中豐富的多酚和類黃酮等成分還能防止壞膽固醇(LDL)被氧化,減少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換言之,適量飲用洛神花茶有助於保護心臟,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不過,若本身已有高血脂或心血管疾病,洛神花茶只能作為輔助調理,不能取代醫師的治療建議。
幫助消化:減輕水腫、利尿順暢
洛神花茶在傳統草藥中也被用來促進消化和改善腸胃不適。其酸爽的口感來自豐富的有機酸(如蘋果酸、檸檬酸等),適量飲用可刺激腸胃蠕動,幫助食物消化。洛神花茶同時具有利尿作用,含高鉀質能促進體內鈉排出,增加尿量。這種溫和的利尿效果有助於減輕水腫,讓體內代謝循環更順暢,對於久坐導致的輕微水腫或感覺身體沈重的人而言尤其有益。
歷史上,西非、中美洲等地的人們常以洛神花茶作為餐後飲品,來利水消腫、舒緩消化不良。由於洛神花茶偏酸,若腸胃較敏感,建議在飯後飲用並避免空腹喝茶,以減少對胃腸的刺激。
穩定血糖:控制血糖波動有潛力
初步研究顯示,洛神花對於血糖的調節具備一定潛力。動物實驗中,服用洛神花萃取物的糖尿病鼠空腹血糖明顯下降,餐後血糖波動也有所緩解。其機制可能與洛神花所含的多酚提高胰島素敏感性、抑制醣類分解酶有關,進而減緩血糖上升速度。更有系統性文獻回顧與統合分析發現,洛神花具有抗糖尿病特性,長期飲用或補充有助於降低空腹血糖和改善胰島素抵抗。
也就是說,洛神花茶未來有望成為輔助控制血糖的天然飲品之一。當然,穩定血糖需配合飲食控制與運動,洛神花茶只能作為保健輔助,並非醫療用藥。若有血糖代謝問題,仍應遵從醫師建議進行治療。
洪泰雄提醒,洛神花茶雖好,但也需注意飲用方式。由於洛神花茶本身有降血壓作用,低血壓者飲用時應格外留意;孕婦則因中醫認為其性偏涼且可能刺激子宮,也建議避免飲用或先諮詢醫生。另外,洛神花茶酸味較強,過量飲用可能造成腸胃不適,因此每日適量1至2杯為宜。適度享用才能確保健康加分無負擔。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