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年省1.6億!醫院醫師支援診所超量給付打折 7月上路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因應部分醫院設有「院前診所」,將病人轉至自家診所,健保總額兩頭吃,健保署公告修正醫療服務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鎖定執業登記在醫院卻到診所支援的醫師,當支援診所申報健保給付超過10萬點、相當於約10萬元的部分將打75折給付,預估影響600名醫師,新制今(2025)年7月上路,健保可望年省約1.6億元。
有些大醫院設有「院前診所」,醫院醫師會將病人轉到這類診所,然後再以支援名義到診所進行診治,由於標榜醫師不變,不少民眾會買單,在過去健保署推行醫院門診量減時亦可達標,然而在健保署眼中,這種偷吃步作法並不是真正的轉診。
健保署長石崇良也曾指出,診所檢驗檢查量低,健保給付醫師診察費較高,而醫院檢驗檢查需求高,醫師診察費低;當醫院醫師將病人從醫院帶到診所,就把自己可以吃的餅變大,從醫院總額吃到西醫基層總額,但造成健保署管理半天,民眾就醫行為仍改善有限。
為避免影響分級醫療落實,健保署公告修正「全民健康保險醫療服務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執業登記在醫院的醫師若報備支援診所,當每月在診所申報的醫療點數超過10萬點時、相當於約10萬元,之後每點點值就打75折,換句話說,假設原本每點收入1元,超標部分只有0.75元。
健保署醫務管理組長劉林義表示,此案從去年就與醫師公會持續研議,目的是落實分級醫療,但設有排除條件,例如支援偏鄉離島、西醫醫療資源不足地區等不適用,若有其他特殊情形,可經由各分區共管會議討論列入排除。
石崇良曾強調,若再不執行此案,就可能出現醫院醫師收治100名病人,再將30個輕症病人帶出來在診所治療,造成不公平,因此支援醫療資源短缺診所,健保給付照常,但支持醫療豐沛地區診所,醫療申報量超標就打折。
劉林義指出,新制預計7月1日生效,目前預估影響約600名醫師,推估折付後,健保1年可節省支出約1.6億元,占整體西醫基層總額1500億元約千分之1左右。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