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孩子有刷牙卻有牙結石?醫:注意2營養素攝取
沈莉馨/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小朋友也會有牙結石?安曼牙醫診所院長黃榆鈞在臉書專頁「黃黃醫師寶貝牙」發文分享,近期在門診中遇到的小患者,平時刷牙狀況尚可,但檢查後仍發現牙結石。了解後發現,孩子的牙結石形成,可能與維生素D3與K2攝取不足有關,建議透過天然食物加適度的曬太陽來補充營養素。
黃榆鈞說明,牙結石的形成,是牙菌斑在口腔中堆積,經過口水中的鈣質作用後鈣化而成。當體內的鈣質無法有效被吸收到骨骼與牙齒中,反而沉積在牙齒表面,便容易形成牙結石。而這樣的狀況,可能與維生素D3與K2的攝取不足密切相關。
黃榆鈞提到,維生素D3的主要功能是促進腸道吸收鈣質,而維生素K2則扮演引導鈣質進入骨骼與牙齒的重要角色。簡單來說,D3與K2就像建築工地上的「水泥工」,能將鈣質這些「磚頭」正確引導、堆砌,構成堅固的骨骼與齒質。反之,若缺乏K2,鈣質容易分布錯誤,進而在血管、關節或牙齒等不該沉積的地方累積,對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黃榆鈞分享,含維生素D3的食物可幫助鈣質正確吸收:
●深海魚類(鮭魚、鯖魚)。
●蛋黃。
●牛肝。
●日曬香菇。
黃榆鈞分享富含維生素K2的食物:
●納豆(K2含量最高)。
●發酵乳製品(起司、優格)。
●雞肝、雞腿肉。
●蛋黃。
黃榆鈞建議,透過食物來補充健康維生素,會比額外服用保健品更有效,因為天然食物來源的維生素營養吸收率更高。
此外,維持良好的口腔衛生也很重要。黃榆鈞強調,家長應協助孩子養成正確的刷牙與使用牙線習慣,減少牙菌斑堆積,進而降低牙結石的生成機率。同時,適度的陽光照射也是提升體內D3合成的好方式,讓孩子每日接觸陽光,有助於自然產生足量的維生素D3。
黃榆鈞補充,牙結石並非單一的清潔問題,更可能是鈣質代謝失衡的身體訊號。透過均衡飲食、適當營養補充與健康生活習慣的建立,家長可以有效協助孩子擁有更健康的口腔與整體身體狀態。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