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進一罹膀胱癌》36次化放療成功抗癌 醫曝常見症狀
黃宜靜/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69歲鄭進一今(21)日在活動彩排上,自曝去年突然感到身體不適,上廁所時會痛,經檢查發現罹患膀胱癌二期,經歷6次化療和30次放療,目前已沒有癌細胞,但仍需每3個月進行追蹤。衛福部南投醫院提醒,膀胱癌最常見的症狀為無痛性血尿,甚至常伴隨有解尿疼痛、頻尿或腰痛、腰酸等症狀,若年紀超過60歲,出現無痛性血尿,要立即找醫師檢查。
綜合媒體報導,鄭進一和金曲歌王蘇明淵合體為「2025真愛秀.藍寶石大歌廳」彩排時,自爆去年突然感到身體不適,出現尿尿痛而就醫,陸續找了幾名醫師檢查,才確診是膀胱癌,2個月共做了6次化療,以及做30次放療。他說自己不相信坊間秘方,心情好是抗癌秘招,笑說:「就是性能力比較差一點。」
無痛性血尿是常見症狀
南投醫院衛教資料指出,膀胱癌最常見的症狀為無痛性血尿。若年紀超過60歲,出現無痛性血尿,要立即找醫師檢查。年紀大的男性若出現血尿,也有可能為攝護腺肥大症或攝護腺癌,但多少會伴隨著一些解尿困難的症狀。若年輕人有血尿,則常為尿路感染或尿路結石。此外,膀胱癌常伴隨有解尿疼痛、頻尿或腰痛、腰痠等症狀,確定的原因需由醫師經過詳細的問診加上檢查後,才可診斷。
南投醫院表示,在臨床上,診斷膀胱癌主要有5種,包括:尿液常規檢查及尿液細胞學檢查、靜脈腎盂攝影、膀胱鏡檢查及切片、超音波檢查(恥骨上超音波及經尿道超音波)、電腦斷層掃描(CT)或磁振掃描(MRI)。
預防膀胱癌 不憋尿、遠離致癌物質
●讓膀胱正常地行使其功能:平日不憋尿,有尿意就解。到了一個新的環境首先注意有無廁所,以免臨時找不到廁所。
●避免膀胱炎反覆發生:研究證據顯示,經常發生膀胱炎也是膀胱癌的危險因子。若有膀胱結石、尿道阻塞、攝護腺肥大等問題時,容易好發膀胱炎,建議找泌尿科醫師徹底治療。
●避免致癌物質之接觸或曝露:在現今生活環境中,最常見的膀胱癌致癌物是香菸,它也是肺癌等殺手的致癌物。此外一些工業或職業之危險因子曝露也有相當多的報告,例如:染料工人、橡膠輪胎工人、美髮業、油漆工、金屬工、皮革加工業等。因此這些職業的從事者應定期做尿液之篩檢。
●多接觸自然界中之「防癌物質」:如多食用含類胡蘿蔔素(carotenoid)的黃綠色蔬果,此外, 花椰菜、甘藍菜、龍眼包心菜等含有豐富的Oltipraz,很可能是膀胱癌之有效防癌物質,目前仍在進行試驗中。
●多喝開水:大量的水份可稀釋尿液中的致癌物質,減少其刺激膀胱黏膜之機會,建議高危險群的人更應注意多喝開水,若無腎臟或心臟病,每日應喝2000c.c.以上的開水。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