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健康網》吸菸不只傷肺! 國健署曝「5眼部傷害」嚴重恐失明

2025/04/20 20:02

國健署提醒,吸菸除了傷肺、心臟,還可能傷眼,導致視神經及視網膜受損害,引發視力急劇減退等;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圖取自freepik)

國健署提醒,吸菸除了傷肺、心臟,還可能傷眼,導致視神經及視網膜受損害,引發視力急劇減退等;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圖取自freepik)

沈莉馨/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吸菸不只傷心肺!國民健康署在臉書專頁提醒,菸草中的有害物質在體內蓄積過多,恐引起慢性中毒,影響眼部健康,導致視神經及視網膜受損害,引發視力急劇減退,辨色能力差,視敏度下降,嚴重者可致雙目失明,呼籲戒菸保護靈魂之窗。

國健署表示,一說到吸菸對健康的危害,往往僅聯想到呼吸系統疾病、心血管疾病、免疫系統、生殖器官等傷害,但大家可能不知道,菸草中的有害物質還會引起許多眼部傷害。

為何吸菸也會傷眼?國健署說明,菸品中的有毒物質在體內蓄積過多,會引起慢性中毒,使視神經及視網膜受損害,一旦發生,會使病人視力急劇減退,辨色能力差,視敏度下降,嚴重者可致雙目失明,因此保護靈魂之窗免受吸菸危害的最佳方法就是拒菸戒菸,才能看見世界的美好。

國健署呼籲,保護靈魂之窗免受吸菸危害的最佳方法就是拒菸戒菸,才能看見世界的美好;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國健署呼籲,保護靈魂之窗免受吸菸危害的最佳方法就是拒菸戒菸,才能看見世界的美好;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戒菸戒斷症狀想放棄? 國健署教5招緩解

戒菸時面臨戒斷症狀,讓人容易想放棄?對此,國健署曾提及,吸菸者停止吸菸後,4-24小時可能會出現身體不適的症狀,尤其在戒菸後約第3天時達到高峰,並在接下來的3-4週內逐漸減弱,戒斷症狀來自於長期使用尼古丁,尼古丁會釋放使吸菸者產生愉悅與放鬆的多巴胺,在停止吸菸後,吸菸者會希望攝入更多尼古丁來刺激多巴胺的產生。

國健署進一步解釋,戒菸時恐出現煩躁、憤怒、焦慮不安、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及食慾增加(變胖)等,甚至伴隨頭痛(暈)、噁心、胸悶和喉嚨痛等尼古丁戒斷相關症狀。不過這只是最開始需要跨過的難關,當遇到戒斷症狀而感到不適時,可以參照國民健康署網站的「戒菸教戰手冊」提供緩解戒斷症狀的方法:

1.塑造支持環境,如加入拒菸之友會來建立支持網絡,並請親友協助提醒「自己戒菸中」。

2.透過菸品替代物或方法、分散注意、自我提醒,如咬胡蘿蔔條、芹菜條、小黃瓜,嚼口香糖或含薄荷糖,來抑制想抽菸的衝動。

國健署建議,若戒菸時出現尼古丁戒斷相關症狀,建議可洗溫水澡、運動,轉移對菸癮的注意力,來保持輕鬆心情;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圖取自freepik)

國健署建議,若戒菸時出現尼古丁戒斷相關症狀,建議可洗溫水澡、運動,轉移對菸癮的注意力,來保持輕鬆心情;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圖取自freepik)

3.改變生活習慣,如調整生活中與菸有關的行為與習慣,藉此轉移對菸有關的情緒連結。

4.洗溫水澡、運動,轉移對菸癮的注意力,來保持輕鬆心情。

5.多喝溫開水及湯,少吃動物性蛋白質或燥熱之油炸食物。

☆自由電子報關心您,吸菸有害健康☆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