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6旬婦3期低位直腸癌 醫採「完全術前放化療」保住肛門

2025/04/16 22:41

婦人糞便潛血呈陽性反應,因無症狀未留意,直到近1年前出現血便才就醫,大腸鏡檢查確診是3期「低位直腸癌」;圖為情境照。(圖取自shutterstock)

婦人糞便潛血呈陽性反應,因無症狀未留意,直到近1年前出現血便才就醫,大腸鏡檢查確診是3期「低位直腸癌」;圖為情境照。(圖取自shutterstock)

〔記者王俊忠/台南報導〕67歲林女士之前接受癌篩時,發現糞便潛血呈陽性反應,因無症狀未留意,直到近1年前出現血便才就醫,大腸鏡檢查確診是3期「低位直腸癌」,腫瘤距離肛門僅3公分,傳統手術常會切除肛門、做人工肛門造口,會永久失禁。成大醫院醫師評估做「完全術前放化療」,有機會保留肛門,林婦決定接受此術式,治療後已歷16個月,未見復發跡象。

成大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詹仁豪指出,完全術前放化療(TNT)是1種新興的直腸癌治療策略,在做手術前整合同步放化療與全身性化療。有研究顯示,透過這種方式,術前腫瘤控制效果顯著提高,甚至能增加腫瘤完全消退的機率,使部分患者無需動手術切除癌瘤。林婦接受完全術前放化療,包括28天同步放射線合併化學治療、與12次化療,後續追蹤顯示腫瘤完全消失,持續追蹤。

TNT治療的優勢包括促進腫瘤退縮、提高器官保存率、改善病人治療依從性與整體預後。目前已有多樣化的治療方案可因應不同患者需求,包括誘導化療或鞏固化療,以及長程或短程的放化療組合。

罹患第三期低位直腸癌(圖左側)的67歲林姓婦人,接受完全術前放化療後追蹤16個月無復發跡象(圖右側)。(記者王俊忠翻攝)

罹患第三期低位直腸癌(圖左側)的67歲林姓婦人,接受完全術前放化療後追蹤16個月無復發跡象(圖右側)。(記者王俊忠翻攝)

詹仁豪說,近年臨床研究也展現重要成果,包括病理完全緩解率:接受TNT的患者腫瘤完全消失為28%至38%;存活率:據臨床試驗,TNT治療患者的3年無病生存率約78%、局部復發無病生存率超過85%;器官保存率:腫瘤完全或接近完全緩解的患者,器官保存率達60%至70%,大幅降低永久性結腸造口的需求;治療依從性:TNT療法的完成率顯著提升,依從性達到90%以上,高於傳統分步療法。

詹仁豪表示,預防大腸直腸癌很重要的糞便潛血檢查,如篩檢出陽性,做大腸鏡檢查約有5%能發現癌症,其中4成有瘜肉,發現有瘜肉就切除;癌症若是早期癌,如第1期癌5年存活率可達9成,早期治療會有較好預後。建議一般民眾從45歲到75歲、有家族病史者提前到40歲至44歲,即可接受每2年1次的公費糞便潛血檢查,一旦發現陽性反應,即做大腸鏡檢查,能有效對抗大腸直腸癌作祟;此外,在飲食上,避免菸、酒與高油脂食物、燒烤、減少紅肉攝取,也有助於預防大腸癌。

成大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詹仁豪指定期做癌篩可防大腸直腸癌作祟。(記者王俊忠攝)

成大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詹仁豪指定期做癌篩可防大腸直腸癌作祟。(記者王俊忠攝)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