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健康網》勞動≠運動 專家:有壓力的勞動反而難入眠

2025/04/15 21:52

心理師指出,從心理角度來看,勞動和壓力可能會影響睡眠,有壓力的勞動持續一段時間後,常常會導致更多的焦慮和不安情緒,讓人無法安穩入睡;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心理師指出,從心理角度來看,勞動和壓力可能會影響睡眠,有壓力的勞動持續一段時間後,常常會導致更多的焦慮和不安情緒,讓人無法安穩入睡;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沈莉馨/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常說「運動後有助於睡眠」,怎麼工作下班後一身疲憊,卻仍頻頻失眠?好夢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吳家碩分享,他去家庭照顧者關懷協會演講,替照顧員「為什麼勞動一整天卻睡不好」,是因為從心理角度來看,勞動和壓力可能會影響睡眠,有壓力的勞動持續一段時間後,常常會導致更多的焦慮和不安情緒,讓人無法安穩入睡。

吳家碩在臉書專頁「睡眠管理職人-吳家碩臨床心理師」發文表示,臨床上不只一次強調運動的重要性,因為運動不僅有助於減重、穩定情緒、提升生活品質,更重要的是可以改善睡眠。運動能在白天消耗體力,累積睡眠趨力,因此有助於改善入睡困擾,提高睡眠品質和深度。但是照顧員們,一整天照顧被照顧者,處理家務事,東奔西跑又滿身是汗,這樣的運動量應該夠了吧?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勞動與運動從本質上不同。

吳家碩說,從生理的角度來看,運動和勞動都有助於睡眠。以「能量保存原理」來看,一定程度的勞動可能和運動一樣,為身體帶來能量支出並產生腺苷。這時就需要休息與睡眠來降低能量支出,並透過睡眠來恢復身體的耗損與疲憊。因此,運動與一定程度的勞動都可能增加睡眠的需求。然而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勞動在心理層面,常常帶來了更大的勞務及負擔,若狀態持續到睡前(例如睡前還在做家事),便會干擾到晚上的睡眠。

吳家碩建議,若是在傍晚或睡前一定要勞動的話,也許可以試看看,把勞動產生的焦慮和不安情緒,設法在睡前平穩下來,像是你可以進行放鬆訓練,如:腹式呼吸、漸進式肌肉放鬆法等。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