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健康網》孕婦肥胖有危機 醫列7風險:血栓上榜

2025/04/17 12:49

醫師指出,肥胖孕婦的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壓/子癲前症、血栓、難產、分娩併發症等風險皆高;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醫師指出,肥胖孕婦的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壓/子癲前症、血栓、難產、分娩併發症等風險皆高;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高雄一名43歲體重高達150公斤的孕婦,剖腹產後因肺栓塞離世,其網紅丈夫「蹦蹦爸」在Threads貼文指控醫師醫療疏失,求償800萬,並且引發正反兩方熱烈討論。此篇貼文經媒體報導,讓肥胖孕婦風險成為關注話題。對此,湞媄診所院長王姿允(非新聞當事醫院)提醒,肥胖孕婦的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壓/子癲前症、血栓、難產、分娩併發症等風險皆高。

王姿允在臉書專頁「王姿允醫師。我的無齡秘笈」發文說明,懷孕本身會因為血流變濃稠跟下肢靜脈壓迫而成為肺栓塞高風險,肥胖無疑是雪上加霜。尤其當身體質量指數BMI>30時,靜脈血栓栓塞疾病的發病風險會增加2-3倍,重度肥胖者(BMI>40)風險更高,以該名人夫公開的逐字稿來看,已故產婦應屬病態性肥胖,BMI通常超過40。

肥胖孕婦所面臨的風險

●妊娠糖尿病。

●妊娠高血壓/子癲前症。

●血栓風險增加(肥胖與懷孕都是血栓高風險因子,尤其靜脈栓塞,當血栓脫落後堵塞肺部血管就變成肺栓塞)。

●睡眠呼吸中止症。

●難產、分娩併發症風險高。

●麻醉困難。

●傷口癒合不良、感染風險。

王姿允提到,2021年曾發生過一起醫師幫100公斤的產婦剖腹產,因脂肪太厚造成嬰兒血腫跟骨折,醫師被產婦告的案例。

王姿允說,醫師們也很無奈,因為這些高風險都是孕婦的飲食造成,婦產科醫師不是減重專家,無法給予具體的改善方案,也不確定要轉介何處;代謝科醫師又「不敢」幫孕婦減肥或控制體重,以防衛性醫療來說,若孩子或孕婦有任何問題,可能又會怪在醫師頭上,不碰最安全。

王姿允與馨生醫療體系院長蘇俊源在影片中強調,傳統認為「懷孕了就應該放開來吃、孕婦吃什麼都可以,開心就好」這種觀念已經過時了,孕婦體重增加太多,不管是對孕婦、對小孩風險都是倍增,而孕婦該做的也不是節食挨餓,而是要正確的吃。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