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健康網》體力下滑是初老警訊! 營養師推6熟齡族必吃營養素

2025/04/12 09:30

高敏敏提到,優質蛋白能防止肌少症,可從魚肉、蛋、豆類中攝取;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高敏敏提到,優質蛋白能防止肌少症,可從魚肉、蛋、豆類中攝取;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隨著年齡增長,許多人開始感受到體力逐漸下滑。其實,這與身體自然老化導致的肌肉流失密切相關。營養師高敏敏提到,走一下就喘、吃一點就胖、反應變慢、重物拿不動等,都是初老的警訊。想留住肌肉,可選擇慢跑、游泳、爬山等運動。飲食方面應多攝取優質蛋白、維生素D、維生素B6、色胺酸、鈣、鉀等。而其中優質蛋白能維持肌肉量,可從魚肉、蛋、豆類中攝取。

高敏敏於臉書發文分享「初老症狀自測」,讓大家了解自己是否已經出現早期警訊。包括蹲下站起卡卡、瓶蓋打不開、平衡感變差、走一下就喘、吃一點就胖、反應變慢、爬樓梯覺得累、容易覺得冷、毛巾擦不乾、重物拿不動、腰酸背痛、體力恢復慢等症狀,若有上述情形,建議應盡快開始規律運動。

高敏敏說明,運動是維持肌肉量、提升體力與促進新陳代謝的關鍵。可依個人狀況選擇適合的運動項目。

高敏敏說明,運動是維持肌肉量、提升體力與促進新陳代謝的關鍵。可選擇慢跑、游泳、爬山、重訓等運動;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高敏敏說明,運動是維持肌肉量、提升體力與促進新陳代謝的關鍵。可選擇慢跑、游泳、爬山、重訓等運動;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游泳:水中的浮力能減輕關節壓力 適合膝蓋較弱或有關節問題的人

慢跑:幫助提升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 增強腿部肌肉。

跳繩:有效提升心肺耐力 同時訓練下半身肌肉與協調性。

爬山:結合有氧運動與腿部肌力訓練 強化骨骼與關節健康。

重量訓練:透過阻力運動增加肌肉量 預防肌少症、強化骨質。

皮拉提斯:有助於核心肌群的鍛鍊 改善平衡感與身體靈活度。

除了運動之外,飲食也是維持健康的重要一環,對此,高敏敏整理了6種維持健康的重要營養素。

1. 優質蛋白質:幫助維持肌肉量、防止肌少症、促進細胞修復、維持飽足感,避免暴飲暴食。食物包含:雞肉、魚肉、蛋、豆類。

2. 維生素D:促進鈣質吸收、強化骨骼,也能穩定情緒防憂鬱、增強免疫力。食物包含:日曬、香菇、木耳、蛋黃。

3. 維生素B6:改善睡眠品質、增強記憶力與專注力、減缓壓力情緒。食物包含:香蕉、堅果類、糙米、雞肉。

4. 色胺酸:幫助穩定情緒、提升睡眠品質、預防記憶力衰退。食物包含:肉類、乳製品、香蕉、大豆製品。

高敏敏表示,色胺酸可幫助穩定情緒、提升睡眠品質、預防記憶力衰退。食物包含:肉類、乳製品、香蕉、大豆製品;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高敏敏表示,色胺酸可幫助穩定情緒、提升睡眠品質、預防記憶力衰退。食物包含:肉類、乳製品、香蕉、大豆製品;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5. 鉀:維持骨骼、心血管、牙齒健康、血壓穩定、避免焦躁不安。食物包含:酪梨、百香果、菠菜。

6. 鈣質:維持骨骼與牙齒健康,預防骨質疏鬆、骨折與抽筋。食物包含:牛奶、小魚乾、黑芝麻、綠葉蔬菜。

高敏敏表示,蛋白質對維持肌肉至關重要,應依體重計算每日所需量。一般族群建議攝取體重乘以1.1公克的蛋白質,70歲以上長者則應乘以1.2公克。

高敏敏建議,男性進入中年後,應多攝取牡蠣、蛤蜊、肉類等富含鋅的食物;女性進入更年期後,因荷爾蒙變化容易產生熱潮紅、骨質流失與情緒波動,可透過豆類、豆製品與味噌等食物補充大豆異黃酮。

高敏敏補充,40歲以上的熟齡族群若想保持活力與健康,應從運動、飲食與營養補充三方面同時著手,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輕鬆迎接熟齡生活。

營養師高敏敏。(高敏敏提供)

營養師高敏敏。(高敏敏提供)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