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綠人認證進化! 骨保健康食品評估刪動物實驗
〔記者邱芷柔/台北報導〕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今(10日)公告修正「健康食品之骨質保健功效評估方法」,未來申請骨質保健認證將不得再依賴動物實驗,必須以人體試驗數據作為科學依據,同時人體試驗標準同步升級,受試者人數從15人增加至30人,統計分析也要求更嚴謹。
健康食品認證,也就是國人熟知的「小綠人」標章,具有法律效力,允許產品標示或廣告特定保健功效,前提是須提出具實質科學證據的動物或人體試驗數據,且不得標榜治療疾病。不過過去動保團體質疑業者以動物實驗佐證,不僅對動物殘忍,也未必能證明對人體有效。
食藥署食品組組長劉芳銘說明,這次修正主要有三大重點,第一是刪除動物實驗;第二是調整人體試驗的受試條件和人數,並加強安全性監測;第三是修訂數據統計分析方法與結果判定規範及保健功效敘述。
受試者從15人提升至30人
劉芳銘指出,刪除動物實驗,改以人體試驗結果評估產品是否達到宣稱的保健效果,符合國際間減少動物實驗的趨勢。新規也要求受試者人數從15人提升至30人,並進行血液、尿液與心電圖等全面安全性監測,所有人體試驗必須經人體試驗審查委員會(IRB/REC)核准,且由具備骨骼系統專業背景的研究人員主導。
健康食品標章開放13項產品可宣稱功效,包括「骨質保健」、「調節血脂」、「不易形成體脂肪」、「護肝」、「免疫調節」、「延緩衰老」、「胃腸功能改善」、「調節血糖」、「抗疲勞」、「輔助調節血壓」、「輔助調整過敏體質」、「牙齒保健」、「促進鐵吸收」。
已有5項功效轉為人體試驗
劉芳銘補充,目前認證的13項功效中,已有「抗疲勞、輔助調節血脂、牙齦保健、輔助調節血壓、骨質保健」等5項功效,順利從動物實驗轉換為人體試驗,其他功效項目仍持續評估中。
考量部分業者已進入申請程序或進行動物實驗,食藥署設有2年緩衝期,期間仍可使用既有的動物實驗數據審查。但自即日起提出的新申請案,則須全面依人體試驗規範辦理。衛福部也提醒,健康食品本質上仍屬食品,並無治療疾病的功能,民眾若有身體不適,應循正規醫療管道診治,切勿輕信產品誇大功效宣稱,以免延誤病情、損害健康。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