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延後篩檢害慘寶寶 國健署:勿信保險業者不當話術

2025/04/10 14:47

政府補助21項新生兒先天性代謝異常疾病篩檢,只要出生滿2天,由醫院專業人員採取微量腳跟血,就能完成篩檢。(資料照,馬偕醫院提供)

政府補助21項新生兒先天性代謝異常疾病篩檢,只要出生滿2天,由醫院專業人員採取微量腳跟血,就能完成篩檢。(資料照,馬偕醫院提供)

〔記者邱芷柔/台北報導〕有些新手爸媽為了讓寶寶順利投保,竟然冒險延後新生兒篩檢,結果害孩子錯失黃金治療時機,賠上一輩子的健康。衛福部國健署今(10日)指出,已正式發文給金管會,要求保險業者禁止散播「延後篩檢」的不實訊息,金管會也在3月底通知各保險公會,嚴禁業務員以此說法招攬客戶。

網路社群平台常流傳像是「等保完險再做篩檢」的錯誤建議。國健署婦幼健康組的林真夙指出,很多先天性代謝異常疾病在新生兒時期幾乎看不出來,一旦出現症狀,常常已對腦部和身體造成永久損傷,即使家族裡沒有遺傳病史,及早篩檢仍是守護寶寶健康的第一道防線。

林真夙說,有業務員為了招攬生意,鼓吹爸媽延後篩檢,導致延誤診斷。其實金管會早在2012年就明文規定,保險業者在新生兒投保時,必須清楚載明篩檢項目屬於排除等待期疾病,保險公司不能因為篩檢陽性就直接拒保,也不得製作文宣或問卷,誘導爸媽延後或放棄篩檢。

國健署提醒,政府補助21項新生兒先天性代謝異常疾病篩檢,只要出生滿2天,由醫院專業人員採取微量腳跟血,就能完成篩檢。若篩檢結果為陽性,並不等於罹患該疾病,必須在接獲通知後,儘早帶寶寶至確診醫院進一步檢查,才能早期發現並妥善治療。

根據國健署統計,台灣新生兒篩檢率已超過99%,去年篩檢出異常個案有3340人,其中以「蠶豆症」有2,958人最多。國健署指出,蠶豆症是紅血球代謝異常,患童接觸蠶豆、臭丸、紫藥水或某些藥物時,可能引發急性溶血性貧血,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只要透過篩檢早發現,日常生活中避開危險物質,孩子依然可以和一般人一樣健康成長,呼籲家長,切勿被不正確的觀念誤導,造成無法挽回的遺憾。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