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孩子總分心? 醫:少一點色素 多一點專注
羅碧/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特徵包括:注意力不集中、過動與衝動行為,有沒有可能吃到特定食品,會加重其症狀或影響行為呢?愛群兒童成長診所小兒科主治醫師陳如瑩表示,確實有些文獻及研究證實,食用含糖飲料、人工色素、食品添加物會加重ADHD症狀,而缺乏鐵、鋅則是可能會有影響。
陳如瑩在臉書專頁「陳如瑩醫師 - 小兒腸胃 / 親子減重 / 瘦小偏挑食」指出,根據衛生福利部資料,台灣ADHD盛行率約為 7-9%。查找近年文獻,確實發現一些日常飲食與ADHD存在關聯性,這些添加物可能會刺激神經系統,導致過度活躍的行為。
含糖飲料 影響大腦發展
陳如瑩提到,近年研究顯示,喝太多含糖飲料(如汽水、果汁、養樂多)會影響孩子注意力。一篇2024年韓國的大型世代研究指出:從2歲起每日攝取超過200ml含糖飲料的幼兒,日後被診斷為ADHD的風險會顯著提高。雖不能說喝糖飲一定會有ADHD,但從小控制含糖飲料的攝取,對大腦發展與體重控制都有幫助。
人工色素 更容易造成過動
陳如瑩說,2022年一項系統性文獻回顧了27篇臨床試驗,其中超過一半發現:人工色素會讓某些孩子更容易過動或注意力下降。其實常見於市售彩色糖果、果凍、冰棒、飲料等。如果孩子原本就有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建議可減少這類色素含量高的食物,觀察行為是否有改善。
食品添加物 恐讓孩子更躁動
研究指出,某些防腐劑成分(如苯甲酸鈉),會讓孩子行為更躁動。這常見於碳酸飲料、糖果零食、果汁、香腸熱狗、醃製物與調味品中。尤其當與人工色素同時攝取時,行為影響更明顯。然而人工甜味劑(如阿斯巴甜),目前尚無明確證據 顯示與ADHD或過動有關。
營養素缺乏是否會影響孩子的注意力?陳如瑩表示,研究顯示,缺鐵的孩子較易有注意力問題,甚至影響大腦發育。若1歲前就缺鐵,未來較可能出現ADHD;部分ADHD孩子體內鋅含量較低,補充後行為略有改善,但若原本不缺鋅,補了也不見得有效。
陳如瑩提醒,若懷疑孩子有缺乏這些營養素,可尋求醫療協助,抽血檢查後再決定是否補充。不需刻意買昂貴營養品,先從均衡飲食開始,減少含糖飲料、彩色零食、加工食品攝取,多吃原型食物 (如蔬菜、水果、全穀、未加工肉品)。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