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健康網》牙齦出血別輕忽 「5大原因」牙周病、營養缺乏上榜

2025/04/07 20:54

牙醫師提到,刷牙用力過猛是牙齦出血常見原因之一;圖為情境照。(圖取自ingimage)

牙醫師提到,刷牙用力過猛是牙齦出血常見原因之一;圖為情境照。(圖取自ingimage)

沈莉馨/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牙齦出血雖然常見,但不是正常現象,若放著不管可能引發更嚴重的牙周問題!良品牙醫診所牙醫師葉昭孝指出,牙齦出血主要有5種原因,包括:牙周病、刷牙用力過猛、營養不均、荷爾蒙變化、或受全身性疾病與藥物影響。建議透過正確潔牙、定期洗牙、補充營養如柑橘、奇異果等方式改善。

葉昭孝在臉書粉專「醫人也醫心,看牙超暖心 - 暖男牙醫葉昭孝」發文說明,牙齦出血很常見,嚴重恐讓珍愛的牙齒漸漸鬆動,最後無法挽回。不過別擔心,一起了解原因、好好照顧,牙齦可以慢慢變健康,以下為牙齦出血常見原因及改善對策。

沉默的「牙齦殺手」—牙周病

葉昭孝表示,牙周病是牙齦出血的頭號兇手!當牙菌斑偷偷累積在牙齒與牙齦交界,細菌就會引起牙齦發炎,讓牙齦紅腫、脆弱,一刷牙就流血,還可能伴隨口臭,讓人不敢開口。

想要守護牙齦健康,建議每日輕柔刷牙兩次,搭配牙線清潔,遠離牙菌斑;每半年定期檢查與洗牙,讓醫師幫你清理隱藏的牙結石;如果牙齦已出現退縮、牙齒鬆動,接受專業牙周治療。

刷牙用力過猛 讓牙齦受傷

葉昭孝說,很多人以為「刷越大力越乾淨」,但過度用力、選擇過硬的牙刷,反而會讓牙齦受傷、出血,甚至導致牙齦退縮、牙根暴露,牙齒變得敏感不適。刷牙過度有什麼能判斷的徵兆呢?包括刷牙時牙齦冒血、刺痛;牙齦慢慢往上(下)退,牙根露出來;吃冷熱食物時牙齒特別敏感。

我們需要配合正確刷牙方式,溫柔的保護牙齦。像是挑選適合自己的刷頭大小以及軟毛的牙刷;使用貝氏刷牙法,將牙刷與牙齦呈45度角,輕輕來回刷;每次刷牙約2分鐘,細心清潔每個牙齒的角落。

牙醫師指出,如果營養不均也可能導致牙齦出血,可以多補充柑橘類(橘子、檸檬)、奇異果等;圖為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牙醫師指出,如果營養不均也可能導致牙齦出血,可以多補充柑橘類(橘子、檸檬)、奇異果等;圖為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營養不均 牙齦變得脆弱

缺乏營養素,牙齦會變得脆弱,容易出血。營養缺乏的警訊包含牙齦容易腫脹、流血;皮膚容易瘀青或傷口癒合變慢;疲倦、免疫力下降。可以多攝取柑橘類(橘子、檸檬)、奇異果、深綠色蔬菜補充營養。

荷爾蒙變化 牙齦特別敏感

懷孕、青春期、更年期的荷爾蒙波動,會讓牙齦對牙菌斑特別敏感,出血機率也大幅增加,尤其懷孕期的媽媽們更需要特別注意口腔健康。懷孕2至8個月,牙齦容易發炎、腫脹;青春期的荷爾蒙升高,牙齦容易發炎出血;更年期的激素減少,牙齦萎縮、出血機率也會提高。目前健保有給付懷孕媽媽們每90天可以洗牙1次。

全身性疾病與藥物的影響

葉昭孝指出,有些疾病與藥物也會悄悄影響牙齦健康,讓牙齦更容易出血,因此慢性病患者更需要注意口腔護理。例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牙齦發炎風險大增;血液疾病,如血小板減少症、白血病,會導致凝血困難。糖尿病患者應積極控制血糖,並配合牙科檢查,若有出血情況異常,要儘早諮詢牙醫師或專科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