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健康網》陰雨綿綿濕氣重 中醫教食療、穴位保健

2025/04/06 19:06

中醫師表示,綠豆、薏仁等食物,有除體內濕氣效果。(資料照)

中醫師表示,綠豆、薏仁等食物,有除體內濕氣效果。(資料照)

沈莉馨/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連日陰雨,應多加注意體內濕氣過多。中醫師王大元分享,適度的泡澡蒸曬,能夠祛寒除濕;然而陰虛體質不適合大汗淋漓。飲食上可以適量食用綠豆、薏仁、山藥、芡實等;穴道按摩可按壓豐隆、合谷和築賓穴,利水滲濕,消腫健脾。

王大元於臉書粉專「元氣中醫師 王大元」發文指出,中醫認為濕氣可分為內濕和外濕,外濕係指外在環境濕度過高所致,使體內無法有效代謝水分,使濕邪瀦留體內;內濕則是體質因素,可為先天體質或後天飲食不當所致。內外濕常互相兼雜,症狀就更加明顯。

他分享,近期到韓國傳統浴場「汗蒸幕」,適度的泡澡蒸曬,能夠祛寒除濕,把體內的寒濕逼出來,有效改善血液循環、柔順皮膚、消除疲勞和放鬆肌肉。然而陰虛體質不適合大汗淋漓,體內水份流失,反而會加重陰虛的情況。

汗蒸幕完再來點烤蛋和甜米釀,烤蛋有別水煮蛋,表皮略硬,有點像是鐵蛋的雛形,能讓你迅速補充蛋白質。而甜米釀是傳統韓國米飲料,據說可以緩解胃脹、幫助消化。

當然,除了以上去濕的方法,飲食上也可適量吃點綠豆、薏仁、山藥、芡實、茯苓、蓮藕、薑、玉米鬚和黑豆茶等,穴道按摩可按壓豐隆、合谷和築賓穴,有助於利水滲濕,消腫健脾。

合谷穴。(資料照)

合谷穴。(資料照)

豐隆穴。(資料照)

豐隆穴。(資料照)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