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嚴重恐致命!野外易染恙蟲病、鉤端螺旋體病 醫授防護要領

2025/04/02 17:24

成大醫院內科部醫師游天瑜指恙蟲病與鉤端螺旋體病都是在野外、草叢或髒水環境易感染的疾病,民眾在野外活動時須加強防護工作。(記者王俊忠攝)

成大醫院內科部醫師游天瑜指恙蟲病與鉤端螺旋體病都是在野外、草叢或髒水環境易感染的疾病,民眾在野外活動時須加強防護工作。(記者王俊忠攝)

〔記者王俊忠/台南報導〕20歲男子登山後出現發燒、頭痛、全身肌肉酸痛,右腋下有焦痂傷口且身體出現紅疹,血液檢驗顯示白血球低下與肝功能異常。檢測後排除流感與登革熱,懷疑是非典型感染症,以特殊抗生素治療後,數日內症狀改善,確診是恙蟲病。

另,62歲男子有三高病史且控制不佳,退休後在台南南區務農,習慣打赤腳工作,因不明原因高燒兩週,合併雙下肢疼痛無力。轉診至成大醫院檢查發現有急性肝炎與腎衰竭,詳細問診和進一步檢驗,確認為鉤端螺旋體感染。經1個多月治療後出院,痠痛無力則費時1年才完全恢復。

成大醫院內科部醫師游天瑜指,恙蟲病與鉤端螺旋體病為人畜共通傳染病,哺乳類動物皆可能被感染,以鼠類為主要宿主,分別透過帶菌恙蟎與受菌體污染的環境傳播,全台皆有病例,且多見於春、夏二季,其中恙蟲病於台灣東部、南部與離島更盛行,有患者甚至兩種病合併感染,這兩種疾病都有致死率。

這些疾病初期症狀與流感、登革熱、病毒性肝炎相似,診斷不易,須透過專門實驗室檢測,有時甚至需要重複檢驗。因此,患者提供完整的職業、旅遊和接觸史,對醫師診、治相當重要。

游天瑜提醒,目前並無有效人類疫苗可預防恙蟲病或鉤端螺旋體病,也沒有證據支持長期使用預防性抗生素能有效避免感染,基於預防勝於治療,民眾從事野外草叢、農漁畜牧活動時要做好下列防護工作:

●從事野外活動、掃墓、颱風後清掃、農作或畜牧時應加強防護,可穿長袖衣褲、手套、長筒襪及長靴等保護性衣物,並將褲管紮入襪內,注意飲食衛生。

●於衣物及皮膚裸露部位,使用經政府核可含DEET、Picaridin或IR3535的防蚊藥劑。

●回家立即洗澡更衣,並檢查是否有蚊蟲附著或叮咬。

●避免接觸野生動物,並定期為寵物驅蟲和施打預防鉤端螺旋體的疫苗。

●維護日常環境衛生,滅除鼠類以降低傳播病原的機會。一旦有發燒或疑似症狀時,應立即就醫、主動告知醫師自己近期旅遊和接觸史,以利及早診斷和治療。

罹患恙蟲病的20歲男患者,右腋下有焦痂傷口。(成大醫院提供)

罹患恙蟲病的20歲男患者,右腋下有焦痂傷口。(成大醫院提供)

恙蟲病的病原蟲(圖上方)與高倍顯微鏡放大後的影像(圖右下),與一元硬幣相較,都小的很多。(圖取自衛福部疾管署官網,成大醫院提供)

恙蟲病的病原蟲(圖上方)與高倍顯微鏡放大後的影像(圖右下),與一元硬幣相較,都小的很多。(圖取自衛福部疾管署官網,成大醫院提供)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