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健康網》高敏感兒「情緒風暴」來襲別慌 5招安撫不暴走

2025/04/02 20:05

孩子是高敏感兒,情緒大崩潰時,家長先別慌,要保持冷靜,接納與理解很重要;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圖擷取自shutterstock)

孩子是高敏感兒,情緒大崩潰時,家長先別慌,要保持冷靜,接納與理解很重要;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圖擷取自shutterstock)

羅碧/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家有高敏感的孩子對於家長或照顧者來說,學習在孩子情緒大暴走時,及時安撫與陪伴很重要;台北市童伴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黃閎新提供5方法,分別為「接納與理解」、「安靜聆聽」、「保持冷靜」、「分散注意力」,以及「愛與支持」。

黃閎新在臉書專頁「前蹺家青少年 黃閎新 臨床心理師」 指出,高敏感的孩子通常感情豐富、容易受環境影響,當遇到陌生環境或新的活動時,可能會感到焦慮、不安,甚至產生強烈的情緒反應。而當孩子進入「情緒風暴」,家長往往也會跟著緊張,不知該如何應對。

黃閎新強調,其實,高敏感並不是缺點,而是一種與生俱來的特質。這樣的孩子往往擁有豐富的同理心、細膩的觀察力,以及對世界的深刻感受力。當我們學會用合適的方式陪伴,他們將能將這份天賦轉化為成長的力量!

心理師指出,高敏感並不是缺點,而是一種與生俱來的特質。這樣的孩子往往擁有豐富的同理心、細膩的觀察力,以及對世界的深刻感受力;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圖擷取自photoAC)

心理師指出,高敏感並不是缺點,而是一種與生俱來的特質。這樣的孩子往往擁有豐富的同理心、細膩的觀察力,以及對世界的深刻感受力;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圖擷取自photoAC)

高敏感兒情緒大崩潰時 家長可以這樣做

黃閎新提供5方法,可以幫助爸媽在孩子崩潰時,穩定情緒、建立安全感,並且陪伴他們度過這些「大情緒」的時刻。

●接納與理解

當孩子的情緒來襲時,先告訴自己:「這不是孩子故意的,他正在努力調適自己的感受。」高敏感是孩子的天賦之一,這份敏銳讓他們更能感知世界的細節,也讓他們在壓力下更容易失控。試著理解這點,爸媽也會比較能以平穩的心態陪伴孩子。

建議這麼說:「我知道你現在很難受,沒關係,我陪著你。」

避免說:「你怎麼這麼愛哭?」「別再胡思亂想了。」

健康網》高敏感兒「情緒風暴」來襲別慌   5招安撫不暴走

當孩子情緒走時,家長可以說:「我知道你現在很難受,沒關係,我陪著你。」但要避免說:「你怎麼這麼愛哭?」;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圖擷取自shutterstock)

●安靜聆聽,避免急著講道理

當孩子有情緒時,最需要的不是「解決方案」,而是「被理解」。這時候,不妨蹲下來,輕聲地對孩子說:「我在聽,我想知道你的感受。」然後嘗試重複孩子的話,比如:「你現在覺得很害怕,因為這裡是新環境,對嗎?」

重點:不要急著批評或安慰。

過多的語言或說教,反而可能讓孩子覺得「你不懂我」,進一步加深焦慮感。

當孩子有情緒時,最需要的不是「解決方案」,而是「被理解」,避免急著講道理;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圖擷取自photoAC)

當孩子有情緒時,最需要的不是「解決方案」,而是「被理解」,避免急著講道理;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圖擷取自photoAC)

●親子共調節,讓自己也冷靜

孩子的情緒往往會影響父母,當我們發現自己也開始焦躁時,可以先透過簡單的呼吸練習來穩定自己。

方法:慢慢呼氣 4 秒,然後慢慢吸氣3 秒,專注於自己的呼吸,讓心情穩定下來。

這麼說:「我們一起深呼吸,吸氣~吐氣~,這樣我們會覺得比較好。」

當我們能穩住自己的情緒,孩子也會在無形之中受到影響,慢慢學會如何冷靜下來。

●分散注意力,幫助孩子轉換情緒

當孩子已經進入強烈的情緒狀態,嘗試直接「說服」他冷靜,往往是無效的。這時候,可以透過「分散注意力」的方式,讓孩子慢慢轉移焦點。

講1個有趣的童年故事:「你知道嗎?媽媽小時候也很害怕第一次上學,結果發生了一件超糗的事……」

找個感官刺激:「來,我們一起摸摸這個娃娃,看看它有多柔軟!」

改變場景:「要不要去陽台看看星星?今晚的天空好漂亮。」

這些方法可以讓孩子暫時轉移注意力,等情緒穩定後,再慢慢跟他討論他的感受。

分散注意力也是可以安撫孩子情緒的方法;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圖擷取自photoAC)

分散注意力也是可以安撫孩子情緒的方法;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圖擷取自photoAC)

●愛與支持,讓孩子找到安全感

許多家長擔心,自己這樣「接納」孩子的情緒,會不會變成溺愛?其實恰恰相反——當孩子知道爸媽願意理解他、接納他,而不是在情緒來襲時責備他,他會對這個世界更有安全感,也更有能力去調節自己的情緒。

這麼說:「沒關係,我們一起想辦法,慢慢來。」

這麼做:當孩子平靜下來後,可以和他聊聊:「剛剛那個情緒很強烈對不對?我們下次可以怎麼讓自己好過一點呢?」讓孩子也學習如何自我覺察與調節。

黃閎新提醒,高敏感的孩子擁有更豐富的內在世界,也擁有更深的感受力。當我們願意理解並接納他們的特質,他們將能夠更有自信地成長,並在未來,成為更具同理心、情感豐富的人。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