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心臟卵圓孔沒閉合雖無症狀 醫:隱源性中風需治療關閉

2025/03/27 18:11

新生兒出生後心臟都有1顆叫「卵圓孔」的小圓孔,多數到2歲時會閉合。示意圖,圖中人物與新聞無關。(圖取自shutterstock)

新生兒出生後心臟都有1顆叫「卵圓孔」的小圓孔,多數到2歲時會閉合。示意圖,圖中人物與新聞無關。(圖取自shutterstock)

〔記者王俊忠/台南報導〕新生兒出生後心臟都有1顆叫「卵圓孔」的小圓孔,新樓醫院小兒科醫師指這小圓孔多數到2歲時會閉合,但仍有到成年時未閉合,卵圓孔沒閉合一般沒有症狀,但如有找不到原因的缺血性中風(隱源性中風),這圓孔就需要以心導管植入阻隔器以求閉合,該院有提供新生兒滿月後自費心臟超音波篩檢、了解卵圓孔有無閉合或是篩檢有無早期先天性心臟疾病。

新樓醫院小兒科醫師朱映慈表示,人類心臟由兩個心房和兩個心室構成,血流由靜脈通往心房,再由強有力的心室擠壓血液輸送到動脈。全身回流的缺氧血經過右心房、右心室後送到肺部進行氣體交換成含氧血,而含氧血回到左心房、左心室後再輸送到全身。

但胎兒時期,胎兒需要的氧氣、養分都不是經由肺部交換而來,而是由和母體相連的胎盤,因此來自媽媽的含氧血會經由臍帶輸送到右心房,經由卵圓孔跳過肺臟直達左心房,輸送到胎兒全身。

朱映慈說明,所以卵圓孔是每個寶寶在媽媽肚子裡時都有的心臟小洞,當寶寶出生後因左心房壓力上升,卵圓孔就會被1個薄薄的瓣膜狀構造(Valve of fossa ovalis)關起來。當這個瓣膜狀構造沒有關閉好,就會造成卵圓孔未閉合。

朱映慈提及,大多數卵圓孔未閉合的嬰兒不會有症狀,只有極少數會再用力或哭泣時有發紺情形。這個卵圓孔大多在寶寶出生1個月內會自然閉合,到2歲約有70到75%的寶寶卵圓孔已閉合;然而即使到了成年期,仍有25到30%的人卵圓孔沒閉合完全,這些卵圓孔可能在平常仍然被瓣膜狀構造覆蓋,但在某些情況(如咳嗽或閉氣、用力時、等等)會暫時打開來。

卵圓孔未閉合大多不需要治療,目前比較需要治療的是有隱源性中風的病人,也就是找不到原因的缺血性中風,在這類病人中如果有卵圓孔未閉合情形,神經內科醫師評估有需要就會轉介心臟科醫師做心導管植入阻隔器以關閉卵圓孔。

朱映慈說,卵圓孔未閉合可經由胸前超音波檢查出來,胸前超音波是沒有輻射、非侵入性檢查;而學齡期的孩子到成人,因為胸壁變厚,胸前超音波無法清楚看到卵圓孔,就需要較侵入性的經食道超音波才能檢查出來。其實,卵圓孔未閉合雖然是新生兒心臟超音波檢查常見問題,但大多只需要追蹤就會自行關閉了。

超音波影像下的心臟卵圓孔情形。(記者王俊忠翻攝)

超音波影像下的心臟卵圓孔情形。(記者王俊忠翻攝)

台南新樓醫院小兒科醫師朱映慈。(記者王俊忠攝)

台南新樓醫院小兒科醫師朱映慈。(記者王俊忠攝)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