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需要補充微量元素? 常見族群缺什麼一次看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飲食不均衡需要補充微量元素嗎?耳鼻喉科診所醫師曾家承引述《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JM)文獻指出,常見的危險因子及其族群有:素食者缺維生素B12、飲酒過量缺葉酸、日照不足缺維生素D、懷孕及月經量大的女性與小孩缺鐵、蔬果攝取不足者則缺抗氧化劑。不過,他也說,對健康人而言,大多數狀況不需要篩檢也不必額外補充,多吃原型食物、不挑食,才是避免營養素缺乏的根本。
曾家承在臉書專頁「書米蟲的啃食日記」發文表示,微量營養素是指對健康及生存所必需的營養素,但只需微量(<100mg/天),包括約20種維生素及微量礦物質。但不包括鈣及鈉(巨量元素)。
他說,評估自己有沒有微量營養素缺乏、多少才算夠,這問題和「要賺多少錢才夠用」類似,醫學上主要有2種研究方式:和大家賺錢的平均值相比、若你賺得比97.5%的人還多時,錢大概就會夠用,因此「夠不夠」 其實是一種相對的概念,標準值只是給我們一個大致參考的依據。
曾家承說,從研究可以看到美國微量營養素缺乏的常見危險因子有:
●維生素D:乳製品低攝取、過度哺餵母乳、紫外線(UVB)暴露少、深色皮膚。
●維生素B12:素食主義者、營養吸收不良、使用metformin、惡性貧血。
●抗氧化劑:蔬果攝取不足。
●鐵:魚、肉類低攝取;月經量過多、懷孕、小孩。
●葉酸:酒精使用障礙症、西班牙裔、MTHFR突變、吸收不良。
曾家承提到,目前醫學並「不建議」無差別常規補充微量營養素來預防慢性病(因證據不足),至於該不該特別做篩檢、該不該額外補充?他建議可參考USPSTF的最新建議,對一個健康人而言,大多數狀況不需要篩檢也不必額外補充,除了少數特殊狀況(如孕婦補充葉酸等)。多吃原型食物、不挑食,才是避免營養素缺乏的根本。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