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抽筋突襲難忍痛? 中醫解析3大主因與預防方法
沈莉馨/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你是否曾在運動後或夜晚睡覺時,突然感受到肌肉劇烈收縮的疼痛?這種令人措手不及的現象,就是俗稱的「抽筋」。翰醫堂中醫診所中醫師曾柏翰於臉書專頁「翰醫堂中醫診所」發文指出,抽筋不僅影響日常生活,還可能是身體發出的健康警訊,提醒民眾留意可能潛藏的問題,可能是電解質失衡、肌肉過度使用、血液循環不良。
抽筋3大常見原因
1. 電解質失衡
曾柏翰指出,當人體因大量流汗、嘔吐、腹瀉,或使用利尿劑而導致水分與電解質(如鈉、鉀、鈣、鎂)失衡時,肌肉無法正常收縮與放鬆,進而引發抽筋。
2. 肌肉過度使用
長時間運動或過度勞累可能導致肌肉缺氧及乳酸堆積,使肌肉在運動後或夜間靜止時,特別容易出現痙攣,尤其是小腿或足部。
3. 血液循環不良
曾柏翰表示,久坐、久站或孕婦靜脈曲張等情況,會影響下肢血液回流,造成供氧不足,也可能導致抽筋發作。
如何預防抽筋?
曾柏翰建議,民眾可透過均衡飲食補充電解質、適量運動避免肌肉過度疲勞,並保持良好的血液循環,如適時伸展、按摩與更換姿勢,以降低抽筋發生的機率。若頻繁發生抽筋,甚至伴隨其他不適,則建議及早就醫檢查,以確保身體健康。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