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健康網》少吃多動「瘦」不了! 營養師點「關鍵」學會3點

2025/03/18 18:59

營養師表示,過度節食容易使營養不良,特別是當蛋白質攝取不足時,又積極運動,反正又會讓肌肉流失,脂肪減不掉;圖為情境照。(圖取自shutterstock)

營養師表示,過度節食容易使營養不良,特別是當蛋白質攝取不足時,又積極運動,反正又會讓肌肉流失,脂肪減不掉;圖為情境照。(圖取自shutterstock)

沈莉馨/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許多人認為少吃多動是減重原則,因此一味著節食、狂運動,卻發現減重效果不彰?營養師鄭玲君表示,過度節食容易使營養不良,特別是當蛋白質攝取不足時,又積極運動,反正又會讓肌肉流失,脂肪減不掉,建議飲食均衡,並優先選擇植物性蛋白質,若要選擇動物性蛋白質者,應挑選瘦肉部位,並搭配適度運動,成功瘦身!

鄭玲君在臉書專頁「愛吃鬼營養師鄭玲君-瘦身、運動 從心出發」發影片說明,過度節食容易面黃肌瘦、營養不良,特別是當蛋白質攝取不足時,又積極運動,容易優先分解肌肉,而不是減掉脂肪。

鄭玲君提醒,正確減重方式應該要吃好、吃巧,其中,以正常人來說,每天蛋白質應攝取到體重數字的1.5倍,舉例來說,60公斤的人每日應攝取90公克的蛋白質。此外,也應搭配適度運動,吃得飽、動得巧,助減重。

鄭玲君建議,在選擇蛋白質時,應優先選擇植物性蛋白質,以減輕身體負擔;再者,若選擇動物性蛋白質時,應挑選瘦肉食用,避免肥肉、油炸食物,更健康。

營養師表示,正確減重方式應該要吃好、吃巧,並搭配適度運動,助瘦身;圖為情境照。(圖取自shutterstock)

營養師表示,正確減重方式應該要吃好、吃巧,並搭配適度運動,助瘦身;圖為情境照。(圖取自shutterstock)

一味追求瘦 小心免疫下降、骨鬆上門

體重控制過猶不及,絕不是追求體重計數字越低越好。國健署提醒,肥胖和多種慢性病息息相關,但「養瘦」也得三思,瘦並不一定健康,並非僅關心體重計的數字,而是注意BMI數值(身體質量指數)是否屬於健康範圍。以18歲至65歲的成人來說,建議維持在18.5-24間,倘若BMI值低於18.5即為過瘦,一味地追求「瘦」,恐怕出現免疫力差、容易有婦科疾病或不易懷孕,及骨質疏鬆的危險。

營養均衡天天5蔬果 健康減重

不只如此,減重期間仍需注重營養均衡!國健署表示,為保持健康的身體,均衡攝取各類食物,尤其應確實吃到「天天5蔬果」。因葉菜類含豐富纖維,能促進腸道蠕動,以改善便秘、降低膽固醇,同時也含有豐富礦物質及維生素,其為參與身體代謝的重要因子,建議將5份蔬果分散在每天3餐中,如果能夠攝取多色蔬果更好。

國健署提醒,瘦並不一定健康,瘦身時並非只在意體重計的數字,而是注意BMI數值是否屬於健康範圍;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國健署提醒,瘦並不一定健康,瘦身時並非只在意體重計的數字,而是注意BMI數值是否屬於健康範圍;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