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孩子不吃飯小心異「腸」 營養師推4種好菌食物
沈莉馨/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爸媽精心準備的飯菜,孩子只吃幾口就說「吃飽了」,小心恐是腸道出問題!營養師薛曉晶解釋,腸道就像人體的「消化工廠」,負責分解食物、吸收營養。如果腸道菌群失衡,缺乏益生菌,造成消化功能下降,營養吸收效率變差,自然不會感覺餓。想幫孩子恢復食慾,就要腸道健康,建議補充4種「好菌食物」:地瓜、優格、白木耳及奇亞籽。
腸道菌群失衡 越吃越少
薛曉晶在臉書專頁「營養師媽媽曉晶的生活筆記」發文指出,據2016年《Quality Assurance and Safety of Crops & Foods》刊登的研究顯示,水溶性纖維與益生元能促進腸道內的益菌生長,進而改善腸道功能,提升營養吸收率。若腸道菌群不平衡,食物消化變慢,孩子自然會「越吃越少」。
而《Food & Function》2024年刊登的研究則指出,攝取高果膠能促進腸道消化功能,提高腸道健康狀態,同時增強免疫功能。如果想要改善孩子的食慾,關鍵不是強迫孩子吃飯,而是從根本解決腸道健康問題。
缺乏益生菌 影響吸收
薛曉晶說,據2020年《Nutrients》刊登的研究顯示,特定的益生菌能幫助分解膳食纖維,促進腸道蠕動,提高營養吸收率。腸道缺乏益生菌時,可能會有以下3問題:
●消化不良:食物長時間滯留腸道,影響營養吸收。
●脹氣與腹痛:食物發酵速度變慢,產生腸道不適感。
●血糖波動大:容易讓孩子對甜食更有興趣,而忽略正餐。
3狀況判斷腸道是否失衡
想知道孩子腸道是否失衡,薛曉晶說,可從以下3狀況判斷,包括:很少主動說「我好餓」;沒吃多少卻說「吃飽了」;偏好甜食、零食,對正餐沒興趣。如果中了2項以上,可能就是腸道菌群失衡,影響了孩子的消化能力。
4種好菌食物 提升食慾
至於如何調整腸道菌群,薛曉晶建議以下4種食物能補充益生菌、提升消化力。
●地瓜:含有豐富的抗性澱粉,是腸道好菌最喜歡的食物。能促進腸道蠕動,提高飢餓感,讓孩子更願意進食。薛曉晶說,據《Nutrients》2023年刊登的研究,發酵產生的短鏈脂肪酸(SCFA)能幫助維持腸道健康,提高消化效率。
推薦吃法:
起司地瓜飯糰:甜甜的地瓜加上起司,孩子超愛吃。
燕麥地瓜小鬆餅:營養豐富的健康點心,幫助提升食慾。
●優格:富含乳酸菌與雙歧桿菌,能幫助維持腸道健康,減少脹氣、消化不良等問題,讓孩子吃飯更輕鬆。薛曉晶指出,據2016年《Quality Assurance and Safety of Crops & Foods》刊登的研究顯示,乳酸菌與雙歧桿菌的增加與心血管健康、血糖控制、體重管理密切相關。
推薦吃法:
彩色水果優格杯:搭配草莓、藍莓等水果,美味又健康。
藍莓優格奇亞籽布丁:小朋友最愛的QQ點心。
●白木耳:富含植物性膠質與水溶性纖維,不僅有助腸道益菌生長,還能維持腸胃保護力,讓消化系統更健康!薛曉晶表示,2023年在《Nutrients》刊登研究顯示,燕麥與其他高纖維食物均可促進腸道有益菌 Akkermansia(Akk菌)和Bifidobacterium(雙歧桿菌)的生長,有益腸胃蠕動,提升消化吸收能力。
推薦吃法:
白木耳紅棗湯:補充膠質,促進腸道保護力。
白木耳雞湯:搭配蛋白質,提高營養吸收率。
●奇亞籽:富含水溶性纖維,有助腸道蠕動,提升消化效率,讓孩子更容易感到飢餓,進而增加食慾。薛曉晶說,據《Food & Function》在2024年刊登研究顯示,益生元和高果膠攝取能顯著改善消化功能,促進腸道菌群健康發展。
推薦吃法:
香蕉燕麥奶昔:燕麥與奇亞籽的完美搭配,幫助腸胃消化。
柚子奇亞籽飲:清爽又能促進腸道健康。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