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健康網》日本諾羅流行中 醫提醒2點:食材煮熟、勤洗手
相關新聞請見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台灣人飽受諾羅病毒之苦,日本也一樣。日本北海道一家壽司店傳出多達83人上吐下瀉的案例;同時秋田市有家診所近期不斷湧入嘔吐嚴重的病患,單日約有10人之譜。
日媒《北海道文化放送》報導,北海道旭川市一家壽司店在3日發生83位顧客上吐下瀉,調查後確定感染諾羅。其中年紀最小的僅2歲,年紀最大為87歲,所幸皆好轉。
日媒《秋田電視台》(秋田テレビ)報導,千葉縣兒童過敏門診院長,醫師千葉剛史說明,在寒冷與乾燥的天氣,諾羅病毒可以存在很長一段時間。吃下含有病毒的食物後,便會入侵腸道引發嘔吐、腹瀉、胃痛等症狀。
千葉剛史提醒,想預防諾羅,要記得兩件事。
首要之務是「食材要煮熟」,千葉剛史提醒,食材溫度加熱到85到90度,持續1分30秒左右即可清除諾羅病毒。接著是「勤加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乳,充滿泡沫的時候仔細洗指節,以及手腕。
另外千葉剛史提醒,「若在清理病人嘔吐物或穢物後未洗手,自己也會感染。一定要用漂白水徹底消毒,酒精不能消滅諾羅。」另外,即使恢復了,2週內糞便仍有傳染力,萬不可輕忽。
疾管署表示,諾羅病毒的傳染力非常強,可藉由排泄物或嘔吐物人傳人。有些人感染恢復後二星期內,其糞便內尚有病毒,仍然具有感染力。
同時在環境清潔消毒方面,疾管署強調,酒精性消毒劑對引起腸胃炎的病毒殺滅效果不佳,須使用較高濃度的稀釋漂白水。稀釋漂白水前應穿戴手套、口罩及防水圍裙,稀釋的漂白水應當天配製並標示日期名稱,未使用的部分在24小時後應丟棄。
疾管署表示,日常生活中避免諾羅病毒感染的方法有:
●注意個人衛生,備餐前、進食前、如廁後及照顧病人後(包括為嬰幼兒或老年人更換尿布,或處理排泄物之後),皆應以肥皂或洗手乳正確洗手。
●蔬果要清洗乾淨,避免生食生飲,尤其是貝類水產品應澈底煮熟再食用;與他人共食應使用公筷母匙。
●為預防疾病傳播,受病患污染的衣物、床單應立即更換,並以漂白水消毒環境或器物表面;病患應於腹瀉或嘔吐症狀解除後2日再接觸健康的人或調理食物。
●新生兒餵哺母奶可提高嬰幼兒的免疫力。
●出入公共場所及清理消毒病患之排泄物或嘔吐物時,應戴口罩以避免飛沫傳染。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