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健康網》噎到怎麼辦? 醫教「哈姆立克法」使用時機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常在新聞上看到意外噎住窒息而不幸離世的意外,究竟遇到時該如何急救?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表示,當呼吸道被異物阻塞時,有可能因氣流無法進入肺部而缺氧,因此當下急救措施十分重要,若為成人或1歲以上兒童可用哈姆立克法;1歲以下嬰兒則須用俯臥拍背法,不過,當患者已陷入昏迷時,就須改用心肺復甦術(CPR)、撥打119,並檢查口腔是否異物,避免用手挖,以防異物更深入。
4種常見噎住原因
黃軒在粉絲專頁「黃軒醫師 Dr. Ooi Hean」發文說明,噎死(Choking)是指異物阻塞呼吸道,當氣管完全堵塞,氣流無法進入肺部,患者會因缺氧在短時間內失去意識,若未及時處理,可能導致窒息而死。這種情況多發生在進食時,特別是兒童、年長者,以及有吞嚥困難的患者。下為噎死的常見原因
●食物卡住氣管:如大塊食物(肉塊、麵包、糯米食品等)、 黏稠或難以吞嚥的食物(年糕、麻糬、花生醬)、硬質或小顆粒食物(糖果、花生、堅果)。
●異物吸入:兒童常誤吞小玩具、鈕扣、硬幣等,或是老人、中風患者因吞嚥功能下降,容易吸入食物或液體。
●進食時的不當行為:邊吃邊說話或大笑,或是進食過快、咀嚼不充分,甚至當喝酒或服用鎮靜劑後,也會使吞嚥反射變遲鈍。
●醫學狀況影響:神經疾病(如帕金森氏症、中風)影響吞嚥能力,或是牙齒問題導致咀嚼不充分。
黃軒表示,噎住的典型症狀包括:無法說話或咳嗽、雙手緊握喉嚨(窒息手勢)、呼吸困難,臉色變紫或發紺、眼神驚恐,身體無法反應,最終可能因缺氧而失去意識。
成人、嬰兒噎住急救方式不同
當發現旁人噎住時,該如何急救呢?黃軒指出,若為成人或1歲以上的兒童,可用哈姆立克急救法(Heimlich Maneuver),首先站在患者身後,雙手環繞其腰部,一手握拳,拳頭側靠近患者肚臍上方(橫膈膜下),另一隻手包住拳頭,快速向內、向上擠壓腹部,連續施行直到異物排出或患者恢復呼吸。
黃軒提及,若為1歲以下的嬰兒則須利用俯臥拍背法,讓嬰兒趴在前臂上,頭部稍低於身體,以掌根在嬰兒背部肩胛骨之間拍擊5次;若異物未排出,則需進一步使用胸部擠壓法,將嬰兒翻轉仰躺,用兩指在胸骨正中稍下方按壓5次,交替進行拍背與胸壓,直到異物排出或醫療人員到場。
若患者已處於昏迷狀態時,黃軒表示,需確認是否有呼吸,若無呼吸,立即施行心肺復甦術(CPR),並打開患者口腔檢查是否有可見的異物,但避免隨意用手挖,以防異物更深入,同時撥打急救電話。
平常如何避免噎住?黃軒建議,進食時專心,並充分咀嚼食物,避免狼吞虎嚥;同時,應避免給小孩容易嗆到的食物,年長者則依據吞嚥能力,選擇合適的食物,並提供適當的吞嚥訓練。最後,建議大家都要熟練掌握哈姆立克急救法,以備不時之需。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