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健康網》心肺功能每年下降1% 研究: 維持運動+理想體重能降速
沈莉馨/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美國心臟學會於2016年建議將心肺功能列入生命徵兆,因為其數值可預測心血管疾病及總死亡率,耳鼻喉科診所醫師曾家承以跑馬拉松舉例,能不能順利完賽,除了肌力因素外,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心肺功能,在比賽後段,即使肌肉尚可出力,但心肺跟不上,也不得不停下腳步,並以《NEJM evidence 回顧》關於運動的生理變化佐證,缺乏運動訓練下,每年最大攝氧量會下降1%,如果維持運動+理想體重,即可減少每年下降速度。
曾家承在臉書專頁「書米蟲的啃食日記」發文說明,人體任何生理運作都需要ATP(能量貨幣)。有氧呼吸可產生36個ATP,無氧呼吸產生2個ATP(+乳酸),心肺功能就像水車從河流汲水經水管流到每位家中。空氣中的氧氣→肺泡(氣體交換)進入微血管→心臟幫浦將含氧血經血管→送至肌肉細胞內的粒腺體→產生36個ATP。
曾家承指出,運動時心臟與肺部會出現適應性變化,以支持身體的能量需求。心率上升是由於迷走神經活性降低,中樞控制與交感神經上升,而心搏量的提升是來自心肌收縮力增強與前負荷的增加。健康個體運動時,心搏量可增加1倍以上,休息時,骨骼肌接受15-30%的總血流量;運動時,可增至80-85%。運動訓練無法增加心率,主要是靠增加心搏量(透過離心性肥大),訓練有素者,心搏量可比休息時增加5倍以上,像是運動員心率可慢至40下/分鐘。
曾家承提到,關於運動所帶來的乳酸堆積也有常見迷思,運動肌肉痠痛疲勞代表循環不好是錯誤觀念,事實是乳酸為連結有氧呼吸(粒腺體)及無氧呼呼(糖解)的溝通橋樑。因此乳酸上升,代表身體使用更多碳水化合物當能量,來源來支持工作中的肌肉。乳酸系統的無氧呼吸可支撐運動開始的前1-3分鐘,之後就必須靠有氧呼吸提供活動時源源不斷的能量。
曾家承提醒,隨著年齡增長,心肺功能每年下降1%,40歲之後下降的速度會增快。年紀大時,能不能爬樓梯不氣喘呼呼;東京旅遊能不能坐大眾交通工具自由行一整天?甚至是在公園陪孫子玩躲貓貓,都要靠它。因此,規律運動為自己留住珍貴的心肺功能,是一項非常值得的投資。單做重量阻力訓練的朋友,記得適時加上些有氧運動,來為自己的心肺功能加分。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