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蠶豆症病人的用藥注意 食藥署列避雷清單

2025/02/28 19:41

食藥署提醒,蠶豆症患者只要了解自己的病情,每次看醫師或拿藥時,務必告知自己有蠶豆症,這樣醫師或藥師才能選擇安全的替代藥物;圖為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食藥署提醒,蠶豆症患者只要了解自己的病情,每次看醫師或拿藥時,務必告知自己有蠶豆症,這樣醫師或藥師才能選擇安全的替代藥物;圖為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蠶豆症是一個大家好像都有聽過,卻又不太熟悉的疾病。但對於病人來說,日常生活中的用藥不慎,恐會發生溶血性貧血,食藥署在臉書專頁「藥博士 正藥說」 列出,由臨床藥物基因組學實施聯盟整理的常見的避雷藥物清單。

●抗感染藥物:Dapsone(達普頌)、Primaquine(派馬喹)、Tafenoquine(他非諾喹)、Nitrofurantoin(硝基呋喃妥因)。

●抗尿酸藥物:Rasburicase(拉布立酶)、Pegloticase(聚乙二醇重組尿酸)。

●其他高風險藥物:Methylene blue(次甲藍)。

食藥署說明,蠶豆症的學名是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6PD)缺乏症,是一種與X染色體相關的遺傳疾病。G6PD是一種酵素,在紅血球中扮演抗氧化的重要角色。當G6PD酵素不足時,紅血球容易因氧化損傷而破裂,導致溶血性貧血。

食藥署指出,不同的G6PD基因型會影響酵素活性的減少程度,從而導致病情的輕重不一。例如:嚴重缺乏型的病人接觸到某些氧化性藥物或蠶豆時,可能會發生急性溶血反應,而較輕微的基因型則可能無明顯症狀。這也是為什麼了解個人基因型對於蠶豆症患者特別重要。

食藥署提醒,蠶豆症患者只要了解自己的病情,每次看醫師或拿藥時,務必告知自己有蠶豆症,這樣醫師或藥師才能選擇安全的替代藥物。避免自行購買來路不明的非處方藥或保健品,以免接觸到其他少見但可能對健康有危害的成分。

食藥署強調,如果對用藥有任何疑問,請隨時向藥師諮詢,正確避開高風險藥物,過上健康無憂的生活。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