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健康網》緩老遠離疾病? 醫:讓身體「吃點苦」回春

2025/02/27 20:31

醫師比喻,進行有氧運動時,就像是讓粒線體進健身房,透過短暫但高強度的訓練,讓它們變得更強壯、更耐用,讓細胞變成「高效能發電廠」;圖為情境照。(圖取自photoAC)

醫師比喻,進行有氧運動時,就像是讓粒線體進健身房,透過短暫但高強度的訓練,讓它們變得更強壯、更耐用,讓細胞變成「高效能發電廠」;圖為情境照。(圖取自photoAC)

沈莉馨/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隨著年紀增長,發現體力變差、減肥效果差,甚至是大腦變遲鈍?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指出,其實這不僅是單純的老化,而是與粒線體衰退有關,粒線體如同發電廠般,老化時使能量產生不足,讓細胞進入「低電量模式」,導致代謝降低,增加疾病風險,因此適度讓細胞「吃點苦」,如間歇性斷食高強度運動低氧訓練,使細胞啟動「求生模式」,讓粒線體變得更高效、長壽。

張家銘在臉書粉專「基因醫師張家銘」發文說明,粒線體是我們細胞裡的「發電廠」,負責把食物轉換成能量(ATP),供應給全身細胞使用。然而,當這座「發電廠」開始老化,效率變差,產生的能量不夠時,細胞就會進入「低電量模式」,導致全身代謝變慢,影響的不只是體能,還可能增加代謝症候群、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甚至阿茲海默症的風險。

張家銘進一步指出,別擔心!粒線體並不像老舊的機械無法修復,反而有種特殊的「自我升級」機制,只要給它適度「吃點苦」,包括:間歇性斷食、高強度運動及低氧訓練,就能讓它變得更強大、更高效。透過適度的能量短缺、強度挑戰或環境壓力,反而能促使細胞啟動「求生模式」,讓粒線體變得更高效、更耐用。

間歇性斷食 讓細胞來場「大掃除」

張家銘提及,當進行間歇性斷食時,會讓細胞會以為「糟了!食物來源不穩定」,於是啟動AMPK與SIRT1關鍵生物開關,開始進行「自噬作用(Autophagy)」。而自噬作用就像是一場細胞內的「斷捨離」,專門清理老舊、受損的粒線體,並促進新的粒線體生成,讓能量供應更穩定、更高效外,還能降低發炎反應、減少自由基傷害,讓老化速度變慢。

醫師提及,間歇性斷食能讓細胞來場「大掃除」,促進新的粒線體生成,讓能量供應更穩定、更高效外,還能緩老;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醫師提及,間歇性斷食能讓細胞來場「大掃除」,促進新的粒線體生成,讓能量供應更穩定、更高效外,還能緩老;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高強度運動 讓粒線體「上健身房」

運動不只是消耗熱量,它其實是粒線體的一種「極限訓練」。張家銘指出,進行高強度間歇運動(HIIT)或有氧運動時,細胞會被迫應對能量需求的增加,進而啟動負責「粒線體增生」的PGC-1α,自動產生新的粒線體,這意味著細胞能量供應變得更穩定,運動表現變好,甚至在靜止狀態下也能燃燒更多脂肪。

張家銘比喻,這就像是讓粒線體進健身房,透過短暫但高強度的訓練,讓它們變得更強壯、更耐用,讓細胞變成「高效能發電廠」。

低氧訓練 讓細胞學會「節能模式」

張家銘提到,如果你曾經爬過高山,可能會發現一開始喘得要命,但過幾天適應後,體能竟然變好了。這是因為當細胞感受到氧氣供應下降時,會啟動HIF1α(缺氧誘導因子 1α),來幫助細胞適應低氧環境的重要生物開關。其讓粒線體學會更省氧、更有效率地燃燒能量,還能促進血管新生,提高細胞獲取氧氣的能力,提升運動耐力,還可能幫助減少神經退化、提高抗壓能力。

張家銘說,低氧訓練就像是在教細胞「如何在資源有限的環境下生存」,提升身體的耐受度與能量效率。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