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果「哭泣病」肆虐!5週奪50多條人命 病毒源頭成謎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非洲剛果民主共和國(DRC)西北部赤道省(Equateur province)近來爆發不明疾病,五週內已奪走超過50人性命,近半患者發病數小時內即告不治。令人不安的是,患者特殊症狀之一為「持續哭泣」,疾病源頭至今仍是謎團。
剛果民主共和國曾於1971年至1997年間被稱為薩伊共和國(Zaire),因其首都為金夏沙,中文簡稱為剛果(金),以區別非洲另一個國家「剛果共和國」。
《印度時報》報導,自今年1月21日以來,剛果(金)境內兩個相距193公里的偏遠村落—博洛科(Boloko)和博馬特(Bomate)共通報419例病例,導致53人死亡。衛生當局正全力調查疾病成因,以及兩村疫情是否相關。目前尚不清楚疾病如何傳播,包括是否涉及人傳人。
博洛科村最早出現疫情,三名兒童食用蝙蝠後48小時內死亡。而在博馬特村,已有超過400人染病,部分患者被確診為瘧疾。世界衛生組織(WHO)表示,目前尚未證實兩村疫情有關聯。
比科羅醫院(Bikoro Hospital)醫療主任、政府應變小組成員恩加萊巴托(Serge Ngalebato)醫師指出:「首起疫情死亡人數眾多,情況相當不尋常,我們仍在持續調查中。第二起疫情則發現大量瘧疾病例。」
剛果(金)衛生部報告顯示,約8成患者出現發燒、發冷、全身疼痛及腹瀉等症狀。其他症狀包括頸部和關節疼痛、盜汗和呼吸急促。59歲以下患者反映極度口渴,兒童則出現持續哭泣現象。
疾病由發病至死亡速度極快,最初引發對伊波拉(Ebola)等出血熱的擔憂。然而,檢測十多個樣本後,已排除伊波拉和馬爾堡病毒(Marburg virus)等疾病。世衛組織目前正調查其他可能病因,包括瘧疾、病毒性出血熱、食物或水中毒、傷寒和腦膜炎。
剛果(金)政府於2月14日派遣衛生專家前往疫區,協助調查並控制疫情蔓延。但由於地點偏遠且醫療基礎設施薄弱,嚴重阻礙醫護人員接觸患者,也使疫情監測和病例管理更加複雜。
世衛組織已呼籲採取緊急行動,「加速實驗室調查,改善患者管理和隔離能力,並強化監測和風險溝通」。
美國作為剛果(金)衛生部門最大的雙邊捐助國,曾支持培訓流行病學家,協助偵測和控制疾病爆發。然而,川普政府近期凍結外國援助進行為期90天的審查,可能影響現有的因應措施。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