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5大長壽地區養生法則曝! 「這樣吃」失智極低

2025/02/24 12:53

研究指出,希臘伊卡利亞島的居民失智症與心血管疾病發生率極低,飲食主要為傳統地中海飲食,使其成為長壽區域之一;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研究指出,希臘伊卡利亞島的居民失智症與心血管疾病發生率極低,飲食主要為傳統地中海飲食,使其成為長壽區域之一;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黃宜靜/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衰老是人類必經過程,但如何延長壽命、減少疾病發生,成了人們的必學課題之一。營養學者洪泰雄在臉書引述1項研究觀察5大「Blue Zone(藍色區域)」長壽共通點,並點出9大日常生活習慣,其中,希臘伊卡利亞島居民,飲食主要為傳統地中海飲食,且有午休習慣、重視社交與家庭,使其失智症與心血管疾病發生率極低。

5大「藍區」普遍壽命較長

什麼是Blue Zone(藍色區域)?洪泰雄說明,概念最早是由丹·布特納(Dan Buettner)透過《國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研究提出,他與團隊研究全球5個長壽地區共同長壽因素,這些地方的居民普遍壽命較長,且較少罹患慢性疾病。以下為5大藍區:

1.日本沖繩(Okinawa, Japan):老年女性壽命全球最長,傳統飲食以地瓜、豆類、綠葉蔬菜、海藻為主,抱持著「Ikigai」哲學理念及強大社群支持。

2.義大利薩丁尼亞(Sardinia, Italy):以長壽男性比例高聞名,傳統飲食以橄欖油、羊奶、全穀物、豆類、葡萄酒為主,習慣步行,與家人關係緊密。

3.希臘伊卡利亞島(Ikaria, Greece):失智症與心血管疾病發生率極低,飲食主要為傳統地中海飲食,常吃橄欖油、魚類、豆類、野菜、紅酒等食物,具午休習慣,且重視社交與家庭。

4.哥斯大黎加尼科亞半島(Nicoya, Costa Rica):該地90以上人口比例遠超過全球平均,傳統美食包括:黑豆、玉米餅、南瓜、木薯、水果等,強調「Plan de vida(人生計畫)」,保持積極目標

5.美國加州羅馬琳達(Loma Linda, California):喜吃植物性飲食(蔬菜、水果、堅果、豆類),少加工食品,並養成規律運動、信仰與社群支持。

研究發現,每個藍區都有減壓習慣,如和朋友聊天,且通常與健康的人為伍,互相影響健康行為,而能長壽、健康;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研究發現,每個藍區都有減壓習慣,如和朋友聊天,且通常與健康的人為伍,互相影響健康行為,而能長壽、健康;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9日常好習慣 不用刻意改變

那麼這些「藍區」居民有哪些共同習慣呢?洪泰雄表示,據研究發現,這些長壽地區居民並非刻意長壽,而是生活方式影響,形成健康習慣,並彙整9項長壽法則(Power 9):

●自然活動(Move Naturally):藍區居民不會去健身房,但他們的生活方式本身包含大量活動(如農務、步行、園藝)。

●有目的地生活(Purpose):舉例來說,沖繩人有著「Ikigai」的生活理念、尼科亞半島人有著「Plan de vida」(人生計畫)概念等生活目標,皆與長壽有關。

●減少壓力(Down Shift):每個藍區都有減壓習慣,例如午睡、宗教活動、與朋友聊天。

●適量飲食(80% Rule):沖繩人有「Hara Hachi Bu(腹八分目)」的概念,即吃到八分飽即可停下來,避免過度飲食。

研究表示,長壽區域多有適量飲食觀念,即為吃到8分飽即可,避免過度飲食;圖為情境照。(圖取自shutterstock)

研究表示,長壽區域多有適量飲食觀念,即為吃到8分飽即可,避免過度飲食;圖為情境照。(圖取自shutterstock)

●植物性飲食(Plant Slant):各地區的共同點是大量攝取蔬菜、豆類、全穀物,紅肉攝取量少。

●適量飲酒:大部分藍區有飲酒習慣,但不是酗酒,而是適量飲用、配合社交。

●信仰與社群(Belong):研究發現,定期參加宗教活動的長壽者比例較高。

●家庭優先(Loved Ones First):多數藍區長者與家人同住,親子關係密切。

●健康社群(Right Tribe):藍區居民通常與健康的人為伍,互相影響健康行為。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