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3.0要拚「10分鐘照顧圈」 開車10分鐘找得到服務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長照3.0明年上路,衛福部次長呂建德今(19日)表示,面臨少子化與高齡化,未來10年對台灣至關重要,是歷史重要時刻,長照3.0將推動「10分鐘照顧圈」,目標讓民眾的照顧服務需求在開車10分鐘內就能被滿足,達成「看得到、找得到、用得到」,同時強化夜間照顧量能、加速出院無縫接軌長照。
呂建德指出,現行長照2.0的核心為社區基礎、以人為本、連續照顧,長照3.0將在此基礎上,研擬八大目標,包含健康促進、醫療照顧整合、積極復能、提升機構量能、強化家庭支持、導入智慧照顧、落實安寧善終、人力專業發展,達到健康老化、在地安老、安寧善終等三大願景。
呂建德說明,長照每年經費從長照1.0的49.5億元成長去年近876億元,長照據點從720處增加20.5倍達到1萬4795處,照顧服務人力也由2萬5194人增至10萬1971人,服務人數更由9萬人攀升至75.6萬人。
呂建德指出,長照3.0將持續布建各項服務據點,經由長照資源與共生社區的融合策略,啟動「10分鐘照顧圈」,目標民眾開車10分鐘可獲得照顧服務。輕度失能失智者的第一站據點通常是社區關懷據點,現有4949個據點,全台共7760個村里,未來希望達到一村里一個關懷據點,且社區中還有日照機構、居家服務、家庭照顧者共融支持據點,以及提供聘僱外籍看護家庭的喘息服務。
呂建德強調,也會提升夜間照顧量能,當家人需要出差或旅遊數天時,能就近找到短期的失能失智長者托顧場所。此外,希望推動例如以8個家庭為1個單位,政府補助1名專責照顧人力,再搭配2名原本的家庭照顧者,讓其他照顧者可輪流放風,以時間銀行的概念互助喘息。
針對機構部分,呂建德坦言是長照3.0攻堅重點之一,目前雙北床位較不足,預計鎖定退場學校或閒置軍營空地,由政府提供土地交由民間機構興建營運的BOT方式來補充床位,屆時會要求須提供一定比例公費床後,其餘可作自費床。長照失能等級達第4級以上的住宿式機構補助,也將從每人每月1萬逐步調高至1.5萬元。
醫療照顧整合也是重點,將強化以中風患者為對象的健保急性後期整合照護計畫(PAC)。呂建德指出,經常聽到民怨手術後單次住院以28天為限,之後就要轉院治療,返家則無立即銜接的居家資源,因此「出院到回家無縫接軌」是目標,將輔導地區醫院轉型為類似日本的復健醫院,或與社區式的職能治療所合作等,讓病人出院前就評估準備,一出院需要的服務馬上到家,以提高出院意願,並減輕醫院負擔。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