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盟調查:國中生逾半壓力大 沉迷社群軟體情緒困擾風險增
〔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衛福部2024年調查發現,自殺已成為青少年十大死因第2位,兒盟聯盟今(17日)發布國中生心理健康調查結果,發現有54.3%學生壓力大,主因來自課業壓力與對未來迷惘外,另一則是來自社群軟體,該調查指出青少年每天使用社群軟體超過5小時,沉迷者出現情緒困擾比例高出未沉迷者2倍以上。
校園心理健康問題備受重視,兒盟針對北中南東的國中生問卷調查心理健康,發現有54.3%國中生承受著對未來的壓力,而這些感到壓力的學生出現情緒問題如易怒、緊張、過度憂慮等多重身心症狀的比例,是未感受到相同壓力學生的2倍,出現焦慮、失眠等身心症狀的比例更高出3.5倍。
兒盟指出,除課業負擔與未來迷惘,成為國中生心理健康危機的主要導火線,調查也發現造成國中生情緒困擾的原因可能來自於社群,青少年每天使用社群的時間長達5小時,扣掉睡眠、上學的時間,等同一有空就滑手機,超過1/3的學生自覺沉迷於社群媒體,但社群軟體難以讓學生放鬆,反而帶來壓力,調查發現沉迷於社群軟體的學生出現情緒困擾比例,較未沉迷於社群媒體的學生高出2倍以上,僅不到半數的孩子願意和家人傾訴日常,缺乏親子間的支持與對話,讓青少年在面對壓力時更加孤立無援。
兒盟表示,父母的陪伴對青少年心理健康非常重要,調查顯示,家人支持較高的孩子有情緒困擾、多重身心症狀的比例均僅為支持較低者的一半,同儕支持較高的青少年,其情緒困擾和多重身心症狀的比例也較低,認為良好的親子互動和同儕支持不僅能有效預防心理健康問題,能顯著幫助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建立自我認同,培養健康的心理與社交能力。
兒盟提出4項呼籲,包括政府應擴增線上輔導資源、將心理健康評量納入學生定期檢查,並鼓勵家長要陪伴孩子運動,尤其目前國中生一週運動時間僅4.8小時,遠低於WHO建議,認為可陪伴孩子運動,鼓勵孩子參加校內外運動社團與課程,兒盟也釋出孩子可以使用的各項免費資源,期盼共同為青少年營造支持的友善環境。
自由電子報關心您︰自殺不能解決問題,勇敢求救並非弱者,社會處處有溫暖,一定能度過難關。
安心專線:1925
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
張老師專線:1980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