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健康網》多吃雞蛋會害糖尿病? 醫:歐美、亞洲兩樣情

2025/02/17 06:31

醫師引述研究指出,亞洲國家吃蛋不同歐美,通常搭配蔬菜及其他日常食物,如蚵仔煎、番茄炒蛋等,可能是糖尿病風險呈負相關的原因;示意圖。(圖取自photoAC)

醫師引述研究指出,亞洲國家吃蛋不同歐美,通常搭配蔬菜及其他日常食物,如蚵仔煎、番茄炒蛋等,可能是糖尿病風險呈負相關的原因;示意圖。(圖取自photoAC)

沈莉馨/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平民超級食物「雞蛋」料理方法千變萬化,可說是餐桌必備食材之一。不過曾有研究顯示吃雞蛋可能增加糖尿病風險。醫師王思恒指出,每日攝取1顆雞蛋不會增加糖尿病風險,但每個地區有顯著差異,例如在美國,每天多吃一顆增加14%糖尿病風險、亞洲反而呈現負相關。推測因飲食型態差異所導致,建議民眾應關注整體飲食模式,而非單一食物攝取。

恆新復健科診所醫師王思恒在臉書專頁「一分鐘健身教室」發文分享《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一篇研究指出,整體來看,每日攝取1顆雞蛋不會增加糖尿病風險,但每個地區有顯著差異:

●美國:每天多吃一顆蛋增加14%糖尿病風險。

●歐洲:無明顯相關。

●亞洲:反而呈現負相關(未達顯著)。

為什麼不同地區有不同的結果?他分析,愛吃蛋的美國人比較容易得到糖尿病,可能是因為美國人吃雞蛋都是配著培根、鬆餅、可樂一起吃,反映出高熱量的精製飲食型態。而亞洲國家吃蛋則是搭配蔬菜及其他日常食物,如蚵仔煎、番茄炒蛋、茶碗蒸、蛋包飯,相對起來是正常飲食的一部份。

因此王思恒總結,整體飲食模式比單一食物更重要,應關注搭配雞蛋的食物,而非只限制雞蛋攝取,而計算總熱量也非常重要。

農業部表示,膽固醇是製造細胞膜不可缺的物質,並可轉變成維生素D,而每天吃一顆蛋並不會導致膽固醇過高。(圖取自photoAC)

農業部表示,膽固醇是製造細胞膜不可缺的物質,並可轉變成維生素D,而每天吃一顆蛋並不會導致膽固醇過高。(圖取自photoAC)

還擔心吃進膽固醇? 每天1顆免煩惱

另,多數民眾常擔心吃雞蛋恐膽固醇過高。農業部說明,其實雞蛋並非導致高膽固醇的禍首。膽固醇是人體必需營養,人體大部分會自行合成,也可從食物中獲取。膽固醇是製造細胞膜不可缺的物質,並可轉變成維生素D。而且雞蛋營養豐富,當中含有的營養素對人而言,僅次於母乳,是絕佳的營養補充品。

雞蛋平均一顆重約50到60公克,約含有150至200毫克的膽固醇,衛生福利部也建議,每人每天膽固醇的攝取量不要超過300毫克,只要不過量攝取,並不會對健康造成危害,所以在身體健康狀況良好、飲食正常的條件下,每天一顆蛋是不會造成膽固醇過高的。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