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10個變胖生活習慣! 營養師:中這2點易生小腹
賴以潔/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您是否生活一切看似正常,卻還是處在不知不覺變胖的困擾中?營養師高敏敏在臉書專頁發影片揭示「10個默默變胖的生活習慣」讓民眾參考,如吃太快、吃消夜、久坐、蛋白質不足、生活壓力大、睡眠不足等。她指出,睡眠不足及壓力都會影響荷爾蒙分泌,會讓身體對高糖、高油脂的食物產生慾望,容易生成腹部脂肪。
10大默默變胖的生活習慣
●吃太快:吃太快的話,大腦來不及接收「飽」的資訊,會不小心吃下更多熱量,這類人容易超重或肥胖,建議細嚼慢嚥,吃7分飽就好。
●水喝太少:水喝不夠會覺得口渴,身體會誤認為這是「飢餓」或「渴望食物」的訊號。
●吃消夜:夜間吃消夜會影響身體的代謝,使身體無法有效消化、代謝食物,沒有辦法代謝,就會囤積在體內,如果又配上泡麵、炸物這種高熱量的食物,熱量當然就很可觀。此外,也容易讓高血糖、高血脂、脂肪肝、心血管疾病找上門。
●久坐:久坐族很容易超重,因為大部分的肌肉都是放鬆的狀態,導致脂肪堆積,且罹患慢性病的風險更高,建議上班一段間就起來動一動。
●睡眠不足:睡眠不足會影響荷爾蒙平衡,使飢餓素、瘦體素失調,導致大腦對高糖、高油脂的食物特別渴望,容易產生小腹問題,也容易缺乏想要運動的動力。真心想要減肥的人,這個問題一定要優先處理。
●生活壓力:除了睡眠以外,生活壓力大也會影響荷爾蒙,使皮質醇上升 ,導致想吃高熱量食物和甜食,甚至容易暴飲暴食、情緒不穩。當我們無法放鬆,壓力會讓身體產生脂肪,且特別容易堆積在肚子。
●蛋白質不足:蛋白質是我們人體能源的重要營養素,能讓身體產生更多的飽足感,像是多肽YY、GIP、GLP1等,還能減少體內的飢餓素,讓我們感覺不到餓;食物熱效應也較高,可以提高基礎代謝率;在減脂期間也可以維持肌肉量,減少肌肉流失的速度,長期缺乏蛋白質容易導致肌少症。
●膳食纖維不足:每天多吃14克的纖維,能幫助減少10%的熱量攝取,如果這樣做,4個月內最多可減重1.9公斤。因為膳食纖維可以延長消化時間、增加飽足感,有助於穩定血糖、幫助排便順暢,吃飯前先來1碗蔬菜,還可以幫助墊墊胃。
●吃飯時間不規律:血糖和荷爾蒙水平不穩定會影響食慾,增加對高熱量食物的渴望,也會影響到新陳代謝和消化能力。
●愛沾醬:無論是火鍋沾醬、沙拉醬,都是多餘攝取的油脂,像是1份30g的凱薩醬約130~180大卡,建議可以換成無糖優格或是天然水果醋。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