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吃元宵掌握「鹹早慢走」 營養師曝正餐後再吃更好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今(12日)是元宵節,但一顆元宵或湯圓熱量不低,且糯米製品升糖指數較高,恐引起血糖波動,對此,營養師李立慈建議,食用元宵或湯圓可掌握「鹹早慢走」的原則,包含鹹食優先、早點吃、慢慢吃、吃完走動助消化,且最好正餐後再吃,原本吃下肚的蛋白質、蔬菜有助平穩血糖。
李立慈指出,鹹食優先主因是元宵或湯圓烹飪過程中,會加入蛋白質、蔬菜類食物,相對較能達到均衡飲食。這類食物最好不要等到晚餐後再吃,可於午餐後就先吃,且糯米不好消化或咀嚼,一定要慢慢吃,吃完多走動,以免消化不良。
李立慈也提醒,糖尿病患者吃元宵或湯圓時,正餐飯量要減少,例如原本預計吃2顆芝麻湯圓,該餐飯量就要從1碗減為半碗,且最好正餐後再吃,原本吃下肚的蛋白質、蔬菜有助平穩血糖。
食藥署食品組副組長蕭惠文提醒,民眾選購及食用元宵或湯圓時,要注意4點,分別是選擇有食品業者登錄字號的食品業者,且留意現場製作環境乾淨整潔;主動詢問店家或仔細閱讀外包裝標示的成分及過敏原資訊,並確認保存期限及保存條件;冷藏或冷凍保存,勿儲放在7℃至60℃的溫度範圍,避免食品變質;烹煮食品中心溫度要超過70℃,煮熟浮起後再煮1至2分鐘,確保內外完全熟透。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