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心臟藥物成抗癌新星?研究:毛地黃可瓦解癌細胞團塊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據《Live Science》網站報導,瑞士一項小型臨床試驗顯示,一種已使用百年的心臟藥物「毛地黃」(digoxin,又稱地高辛),可能具有阻斷癌細胞擴散的潛力。研究發現,毛地黃能瓦解癌細胞團塊,進而抑制腫瘤轉移至其他器官。但科學家也強調,這項研究仍處於早期階段,是否能有效治療包括乳癌在內的癌症,仍有待進一步驗證。
乳癌轉移是女性癌症死亡主因,癌細胞擴散到其他器官,治療難度將大幅提升。傳統癌症治療,著重於殺死腫瘤細胞,但對抑制轉移效果有限。循環腫瘤細胞(從腫瘤脫落進入血液的癌細胞)是轉移關鍵。這些細胞若聚集,比單獨存在時,更容易在其他部位形成新腫瘤。
研究團隊發現,毛地黃等鈉鉀ATP酶抑制劑(Na+/K+ ATPase inhibitors),能改變離子流動,干擾細胞黏附結構,瓦解癌細胞團塊。毛地黃最早於 1930年從毛地黃植物(Digitalis lanata)中提取,用於治療心臟衰竭和心房顫動,其作用機制是阻斷心臟細胞中稱為鈉鉀幫浦(sodium-potassium pumps)的結構,維持細胞內鈉和鉀的平衡。而科學家認為,毛地黃的這種作用,或許也能用於癌症治療。毛地黃能抑制腫瘤細胞中的鈉鉀幫浦,使細胞吸收更多鈣,削弱癌細胞之間的連結,使其分崩離析。
為了驗證毛地黃的抗癌效果,研究團隊招募9位轉移性乳癌女性患者。她們每天服用毛地黃,為期7天。研究人員在治療前後,採集血液樣本追蹤循環腫瘤細胞。結果顯示,癌細胞團塊平均縮小 2.2個細胞,而治療前平均每個團塊包含4個細胞。試驗中未報告嚴重不良反應。
德國漢堡-埃彭多夫大學醫學中心的史密特(Dr. Daniel Smit)博士表示,雖然結果有前景,但仍有局限。例如,藥物的總體效果相對較小,且毛地黃並未阻止循環腫瘤細胞與健康血細胞聚集。此外,也無法阻止現有轉移瘤生長。
儘管如此,這項試驗仍暗示毛地黃和類似藥物在癌症照護中,可能具有一席之地。研究人員計劃開發基於毛地黃的新分子,使其更有效瓦解循環腫瘤細胞團塊,並測試其在其他類型癌症中的應用。研究成果發表於《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期刊。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