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膠囊及貼片劑怎麼用? 食藥署授安全攻略

2025/02/08 16:04

食藥署指出,常有民眾因吞嚥困難而自行將膠囊打開或咬破膠囊服用,這是非常不建議的服用方式;圖為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食藥署指出,常有民眾因吞嚥困難而自行將膠囊打開或咬破膠囊服用,這是非常不建議的服用方式;圖為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膠囊劑是一種常見的藥品劑型,方便吞服且可以避免藥品氣味過於刺鼻,但常有民眾因吞嚥困難而自行將膠囊打開或咬破膠囊服用,這是非常不建議的服用方式。

食藥署指出,由於膠囊的釋放速率和作用時間是經過設計,若打開膠囊服用則會影響藥品的藥效,像是「緩釋膠囊」會在較長時間內逐漸釋放藥品成分;而「腸溶膠囊」則會在腸道釋放藥品成分,若是將膠囊打開或咬破服用,藥品成分容易在口中、胃中提前溶解,除了會導致原來設計的藥效緩慢釋放的效果被破壞之外,也可能會導致其他服藥問題,例如增加對胃部的刺激。

食藥署提醒,若有吞嚥困難的情況,應諮詢醫師或藥師,選擇合適的劑型及服用方式。

食藥署提到,膠囊劑在服用時應搭配足夠的溫開水或冷開水,否則在口腔乾燥的情況下容易卡在食道,服用足夠的水可以幫助膠囊順利進入胃部,但是要注意避免使用熱開水,以免高溫軟化膠囊外殼,造成服用上的不適。

貼片劑使用簡便 仍須留意使用說明

貼片劑是一種透過皮膚吸收藥品的劑型,使用上較為簡便,而且在釋放藥品上得以持續且穩定。貼片劑應使用於乾燥、清潔、無毛髮的皮膚上,避開發炎皮膚或傷口部位。常見的使用部位包括上臂、背部、腹部等,避免貼在關節處,以免影響貼片的黏著,必要時可使用透氣膠帶加強固定。

食藥署表示,使用貼片劑前應先洗手,撕開包裝後,應注意避免觸碰藥品表面,使用時請留意貼片需完全緊貼皮膚。如果長期使用貼片,為了減少皮膚刺激,建議避免反覆貼在同一部位。

食藥署說,每種貼片劑的使用時間不同,不建議隨意剪裁使用。同時也應避免以暖暖包、熱敷墊等加熱貼片部位,由於熱源會增加皮膚對藥品的吸收,導致藥品過量或副作用增加,不可不慎。若貼片不慎脫落,不建議重新黏貼,應按照藥品說明、醫師或藥師指示處理,通常是更換新的貼片或等待下一次更換時間。貼片黏貼部位若在體毛處時,應以剪刀剪去,勿使用刮或剃之方式,以防皮膚受損。

食藥署強調,如有任何使用膠囊及貼片劑疑問或不適,應按藥品說明書所示或諮詢醫師或藥師,正確使用藥品確保穩定藥效,減少不必要的副作用。

轉載自衛福部食藥署藥物食品安全週報第1012期

食藥署表示,貼片劑是一種透過皮膚吸收藥品的劑型,使用上較為簡便,而且在釋放藥品上得以持續且穩定。(資料照)

食藥署表示,貼片劑是一種透過皮膚吸收藥品的劑型,使用上較為簡便,而且在釋放藥品上得以持續且穩定。(資料照)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