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研究:加工紅肉每日逾21克 恐增失智與認知衰退風險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華盛頓郵報》報導,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一項最新大型研究指出,經常食用加工紅肉,例如培根、熱狗、香腸、義大利臘腸(salami)與波隆那紅腸(bologna),可能增加罹患失智症(dementia)及認知能力下降的風險。該研究發表於《神經學》(Neurology)期刊,進一步強化了加工紅肉對健康潛在危害的證據。
衛生機構長期呼籲民眾減少加工紅肉攝取,因其與心血管疾病、癌症及第二型糖尿病相關。此項研究則首次揭示加工紅肉可能與失智症及較差認知功能相關。研究指出,加工紅肉中高含量的鈉、飽和脂肪以及硝酸鹽和亞硝酸鹽等化學添加物可能是關鍵因素。此外,研究發現,若每天以堅果、豆類等植物性蛋白質替代一份加工紅肉,可降低 19% 的失智症風險,並減少 1.37 年的認知老化;以雞肉或魚肉取代亦能達到相似效果。
這項研究分析了超過13.3萬名美國參與者,研究期長達40年,受試者包括護理師、醫師與牙醫等醫療專業人士。他們定期回答有關飲食、體重、運動與其他生活習慣的問卷,並接受記憶與認知測試。此外,研究追蹤失智症診斷及相關死亡率,結果顯示,每日食用四分之一份(約21克)或更多加工紅肉的人,失智症風險增加 13%,主觀認知能力下降的風險高出 14%。而每日每多食用一份加工紅肉,其語言理解與記憶能力的老化速度加快1.69年。
相較之下,未加工紅肉(如牛肉、豬肉、羊肉)並未顯示與失智症或認知衰退風險增加有關聯。研究作者強調,該研究屬於觀察性質,無法證明加工紅肉與失智症間的因果關係,可能還涉及其他生活習慣或未納入的變因。然而,類似研究也支持該結論,例如英國一項涵蓋 50 萬名成人的研究顯示,每日攝取約 28 克加工紅肉的人,整體失智症風險增加 44%,其中阿茲海默症(失智症的一種)風險則增加 52%。
本篇研究作者特別提醒,這項研究為觀察性質,只能顯示食用加工紅肉與較差認知功能之間的關聯性,但不能證明因果關係。
專家指出,降低加工紅肉攝取對健康有明顯益處。哈佛公共衛生學院營養系助理教授王丹尼爾(Daniel Wang)表示,取代加工紅肉不僅減少有害物質的攝入,還能增加有益營養素的攝取。他建議民眾多選擇雞肉、魚類、堅果、豆類及低脂乳製品等健康蛋白質來源,並提到堅持攝取富含 Omega-3 脂肪酸的海鮮,對心血管與腦部健康尤為有利。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