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青少年染淋病、梅毒增 症狀、預防一次看

2025/01/15 21:10

青少年感染性病人數攀升。(圖取自shutterstock)

青少年感染性病人數攀升。(圖取自shutterstock)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青少年染性病人數增加,引家長團體擔憂。國教行動聯盟呼籲教育部與衛福部應合作訂立「本土性教育指導綱要」。國教行動聯盟聲明表示,我國青少年每10萬人有50.34人感染淋病,12年來暴增7倍。同時,少女感染梅毒的案例也明顯上升。

大家或許聽過梅毒與淋病這兩項常見性傳染病,卻不知道細節。《自由健康網》簡單整理這兩項疾病的症狀,讓大家有所警覺。

梅毒

疾管署表示,梅毒常見感染症狀包括生殖器出現無痛性潰瘍及硬性下疳(無壓痛感,但按壓有清澈之滲出液溢出,內含大量之梅毒螺旋菌,故傳染性極高)、全身皮膚隆起紅豆般大小的疹子及扁平濕疣(在身體縐摺處之表淺性潰瘍,內含無數梅毒螺旋菌,故具高傳染性),並出現全身性症狀,包括頭痛、倦怠、噁心、發燒、體重減輕、肌肉、骨骼與關節疼痛。若為潛伏性梅毒則可能無症狀,需藉梅毒相關檢驗及臨床醫師診斷才能確診。

感染梅毒若未接受適當治療,通常於感染後3至7年,梅毒螺旋菌可能侵入腦脊髓液或腦脊髓膜,造成「神經性梅毒」,臨床可能出現頭痛、煩躁不安、複視、記憶力消退、半身不遂等複雜多變之神經性症狀;或演變心臟血管病變,造成「心臟血管性梅毒」,出現主動脈炎、冠狀動脈入口狹窄、動脈瘤等心臟血管等症狀,需靠進行梅毒相關檢驗並經醫師診斷。疾管署強調梅毒能夠治癒,但之後還會再感染。

淋病

花蓮縣衛生局表示,淋病的傳染方式中,性接觸是最主要之傳播方式。傳染途徑包含陰道交、肛交或口交等性行為之親密接觸。其次為與感染者的黏膜滲出物接觸,像是透過皮膚傷口或黏膜接觸到感染者的黏膜滲出物,包含:精液、血液、陰道分泌物等。共用未經清潔或消毒的情趣性用品或性玩具,也會因此感染到淋病。最後,嬰兒眼結膜可經由產道感染引致結膜炎。

臨床症狀依照性別略有不同,男性在感染後2到7天出現症狀,包括:尿道有白色、黃色或綠色膿性分泌物流出,排尿有刺痛或灼熱感,睪丸疼痛或腫脹,有些病患會自行痊癒,偶爾有少數成為無明顯症狀之帶菌狀態,但此時淋病雙球菌已透過尿道進入人體,引發全身性症狀,可能導致精囊、前列腺發炎、副睪炎,甚至導致不孕症和尿道狹窄。

女性則在感染後數天會出現症狀,包括:陰道分泌物增多,可能出現黃、綠色分泌物、尿道炎或子宮頸炎,感染症狀常不明顯,不具特異性,故容易被忽略。此外女性因感染容易導致膀胱炎,出現頻尿而且灼痛的症狀,約有20%之病患子宮被侵犯,在感染後的第一或第二次生理期或之後的生理期產生子宮內膜炎、輸卵管炎或骨盤腔腹膜炎等症狀,最後甚至造成子宮外孕或不孕症,慢性子宮頸管感染相當普遍。青春期前之女孩因其陰道組織為柱狀上皮細胞,如直接與污染物接觸,容易引發外陰陰道炎。

疾管署提醒為避免感染淋病、梅毒、愛滋等性傳染病,應特別注意安全性行為的重要性,並採取正確防護措施:

1. 慎選網路交友對象。

2. 不與性生活史不明的對象發生性行為。

3. 不參加轟趴、性派對,或有多重性伴侶等危險性行為。

4. 拒絕使用成癮性藥物,以免在意識模糊的情形下發生不安全性行為。

5. 發生性行為時,應全程正確使用保險套並搭配水性潤滑液。

疾管署呼籲,為自己及親密伴侶著想,如果出現疑似症狀或懷疑自己感染淋病,請立即就醫,可至泌尿科、皮膚科、婦產科等科別看診,或參考疾管署全球資訊網提供的「友善性病門診推薦醫師名單」,並同時接受梅毒與愛滋病毒篩檢。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